日本侵华时期,见日本人烧杀抢掠。胡适看不下去了,于是他给日军出主意:你们这样做是不行的!日军问:为什么?胡适答:方法只有一个。 胡适所说的方法就是征服中国的“民族心”。 什么是民族心? 紧接着,胡适给日军讲了清军刀关的故事。 当年,皇太极能进入山海关,并不是清军的战力有多强,而是皇太极走了一条“顶层战略跆线”。 明末时期,由于朝廷腐败,中央政权已经逐渐失去了地方的统治。于是,皇太极一路打,一路招降。 最夸张的是有一个明军的首领。他先去找皇太极投了简历,谈了工资。然后,他就放话给皇太极:老板放心,等我短信。 结果,这家伙回到清军的阵营,又觉得跳槽风险太大。于是,他就玩起了失连。 皇太极这头还想兵不血刃就拿下一座城池,可从春天等到夏天,就是没等到这位官员的回信。 可皇太极是干大事的人。他明白,他不可能“向上天再借500年”。于是,皇太极决定自己打过去。 当皇太极打过去,攻破城池以后。这名员工才“害羞”地二次向皇太极投简历。 人无信,不可立。换做正常人,都会杀了此人。而皇太极不但没有杀,反而给他保证:待遇不变,等做大做强,高官厚禄。 这名背信弃义的官员只是皇太极一路打进山海关的缩影。皇太极一路打过来,为他引路,为他出谋划策的多是明朝的文人集团。 接着,胡适又说到另外一层现实的统治思路:“老百姓不会管谁来统治,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谁坐天下都一样”。 言外之意,胡适想让日本人先收买当时中国骨头软的文人集团。再由文人集团去“教化”民众。 胡适这个想法看似大胆,但是,在当时的中国却完全有可能实现。 因为,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普通人看不到明天。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前一秒还在耕地,后一秒就可能被军阀拉上战场。 所以,普通民众在当时的信念只有一个:活下去。 所以,才有了1942年。日本人帮助日本人打仗的事情。才有了八国联军进北京城时,有人帮忙搬运战略物资的情况。 那么,既然胡适的这个想法是最低成本战胜中国的方式。为什么日本人不用? 答案在日本人的发展路线就能说明。 当时,日本人改走西方资本主义的路线。他们的上层不相信中国的文人集团能通过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一套来搞定“四万万”中国人。 所以,胡适热脸贴了小日子的冷屁股。包括当时的一些不想死的“精致利己主义者”也没有得到日本人的认可。 而通过战争来掠夺中国,正好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心”。这也促使中国走向了另外一条“自立根生,奋发图强”的道路。 喜欢历史的朋友们,你认为胡适给日本人提供的方法,能不能战胜当时的中国? #秋日生活打卡季# #历史智慧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