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知青罗盛华因为偷瓜吃结果被抓了个正着。 他哆嗦着手拿出仅剩的2元钱就

炎黄小刺史 2024-10-21 15:23:03

1972年,知青罗盛华因为偷瓜吃结果被抓了个正着。 他哆嗦着手拿出仅剩的2元钱就要赔偿,不料对方却笑眯眯着说:“我不要你的钱,但是你要么做我的女婿,要么就跟我去找你们的连长。”罗盛华听到后吓坏了,愣在了原地... 1970年秋天,重庆知青罗盛华随着一批下乡知青来到云南省潞西县遮放农场。初到农场,罗盛华被分配到一个生产队劳动。 住的是简陋的竹楼,吃的是粗茶淡饭,干的是从未干过的农活。罗盛华和同学刘军常常感慨知青生活的艰辛。刘军性格鲁莽,经常盯上附近人家的水果,提议去偷尝尝鲜。 1972年秋天,刘军怂恿罗盛华一起去偷摘村里傣族老者家的木瓜。罗盛华本不想去,但还是跟着刘军潜入老者家的院子。突然,院子里亮起了灯,老者和女儿玉香出现在两人面前。刘军慌忙逃跑,罗盛华愣在原地,手里还拿着几个木瓜。 "对不起,大叔,我不该偷你家的木瓜。"罗盛华诚恳地道歉,从兜里掏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我把木瓜钱给您。" 老者盯着他看了半天,开玩笑的说:"小伙子,你要是真心诚意,不如以身相许,娶我女儿做你媳妇儿?",这句话吓得罗盛华结结巴巴。 "爸,你就别吓唬人家了。"玉香在一旁打圆场,对罗盛华说:"要不你把木瓜带走吧,下次别这样了。" 最后在玉香的劝说下,老者让罗盛华把木瓜带走了。 木瓜事件后,罗盛华感到很羞愧,暗下决心不再偷拿老乡的东西。他开始反思知青的身份和自己的未来。在农场劳动之余,罗盛华开始学习傣族语言,了解傣族文化。 他渐渐意识到,知青们不应只把这里当作临时落脚点,而应该尊重当地人的生活方式,与老乡结下深厚友谊。 1973年夏天,罗盛华骑车去县城办事,在路上遇到了骑车进城的玉香。玉香主动与罗盛华打招呼,两人聊起了去年的木瓜事件。 玉香得知罗盛华正在学习傣语,便提出可以教他一些日常用语。从此,两人时常在路上偶遇,罗盛华请教玉香傣语,玉香也耐心地教他。渐渐地,两人约会的次数多了起来,感情日益加深。 罗盛华和玉香的恋情遭到了双方朋友和家人的质疑。当时的政治环境对知青和少数民族通婚并不宽容。罗盛华的知青朋友担心他被傣族姑娘迷住,劝他要想清楚自己的身份。 玉香的家人也忧心忡忡,认为两人的生活方式差异太大。但玉香坚定地表示自己喜欢罗盛华,相信他是个踏实可靠的人。 为了让玉香的家人放心,罗盛华更加努力地学习傣族语言和风俗。他参加傣族的传统节日,学习傣族歌舞,还向玉香的父亲学习傣族美食。 在玉香的帮助下,罗盛华渐渐适应了在遮放农场的生活。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一起携手克服困难,规划未来。 1975年,罗盛华和玉香举行了一场传统的傣族婚礼。罗盛华穿上了傣族服饰,骑着高头大马,迎娶新娘。他正式成为了傣族女婿,融入了当地社会。 随着知青陆续返城,罗盛华选择留在了遮放农场。他和玉香一起种植木瓜,过着简单而幸福的日子。每次看到满树的木瓜,罗盛华总会感慨自己与玉香的缘分,是在那棵木瓜树下结下的。 罗盛华和玉香的故事,是知青下乡时期跨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缩影。他们克服了语言隔阂、文化差异和身份障碍,以真诚和坚持换来了彼此的理解与支持,最终收获了跨越时空的爱情。 这段姻缘,始于一棵木瓜树,又在木瓜树下开花结果,成为知青岁月中一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

0 阅读:3080
评论列表
  • 2024-10-22 12:51

    成为了傣族女婿,融入了当地社会。 随着知青陆续返城,但他留在了遮放农场。 和当地人结婚,就永远回不了城了。

    江南水乡 回复:
    这是一票亏本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