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地主将300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不料却被1200名日军包围。激战

奇希谈趣 2024-10-21 17:08:00

1939年,一地主将300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不料却被1200名日军包围。激战一番后,八路军的子弹便打光了,正当他们准备拼刺刀时,危急时刻,这个地主又跑了过来,说了一句话……   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时点赞关注一下,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谢谢支持!   1939年,在德州陵县,大宗家村,宗这个姓,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意味着富庶和安宁,因为他们村子依山傍水,土地肥沃,而宗家,则是这里的“土皇帝”。   宗家的掌舵人,名叫宗子敬,年过七旬的他,已经是一方大地主,三百六十亩良田,一座固若金汤的宅院,足够让他舒舒服服地过完下半辈子。   但战争,打破了这一切。   日本侵略者的到来打破了田园的宁静,枪炮声替代了鸟鸣,宗子敬亲眼目睹了日军的暴行: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昔日祥和的村庄,变成了人间炼狱。   “这世道,怕是要变天了……”宗子敬不禁感叹,他年纪大了,但心里那股热情一直都在,他深知,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群人,他们穿着简单,但眼神坚定,队伍很整齐。   “这是八路军,是来打鬼子的!”村民们奔走相告。   而宗子敬听到消息后,心里涌现出一丝希望,他早听说过八路军的名声:他们纪律严明,爱护百姓,是真正的抗日队伍。   “快请他们到宗家大院来!”宗子敬当机立断,他明白,八路军刚打了一场硬仗,需要好好休息调整,而自己的宗家大院,墙高院深,易守难攻,正好可以作为他们的临时据点。   曾国华是八路军115师第五支队的支队长,他接受了宗子敬的邀请,他知道,眼前的这位老人,并非等闲之辈,而宗家大院,也正式成了八路军的避风港。   村民们自发地送来食物、药品,照顾伤员,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宗子敬更是倾尽所有,将自家最好的房间腾出来给伤员居住,还拿出了家中珍藏的药品,为他们疗伤,他还义气的表示,“咱们都是中国人,这个时候,就应该团结一致,把鬼子赶出去!”   然而,短暂的宁静很快就被打破了。   日军得知八路军藏匿在大宗家村,集结了1200多人的部队,气势汹汹地杀了回来,企图将他们一网打尽。   枪声,再次响彻山谷,八路军战士们英勇抵抗,但由于弹药不足,逐渐落于下风。   一瞬间,战况危急。   “没有子弹了!再这样下去,我们都要撑不住了!”一名战士焦急地喊道。   就在这个紧要关头,宗子敬出现了,他拉着曾国华,语气坚定地说:“跟我走,我有办法!”   宗子敬带着曾国华来到宗家大院的后院,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他搬开石槽,掀开木板,露出一个隐蔽的地窖入口。   “这里面,有我这些年收集的枪支弹药,都给你们了,拿去打日本人吧!”   地窖里,十几个大箱子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里面装的全是步枪、手榴弹和子弹。   宗子敬原本准备这些武器是为了自保,但在国家危难时刻,他二话不说,全部拿了出来,交给了八路军。   “这些年,我一直想为国家做点什么,今天终于有机会了!”宗子敬的眼中闪烁着泪光。   有了这些武器弹药,八路军战士们士气大涨,他们重新组织队伍,向日军发起了猛烈的反击。   枪声、爆炸声,响彻云霄。   宗家大院,变成了抗击日寇的战场,宗子敬也没有闲着,他组织村民们运送弹药,救护伤员,为八路军提供后勤保障。   经过数小时的激战,八路军最终取得了胜利,歼灭了500多名日军,沉重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消息传开,整个陵县都为之震动,这一战,是八路军与当地百姓共同取得的胜利,更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御外侮的象征。   而宗子敬,这位曾经的富家翁,也在这场战斗中完成了从商人到战士的转变,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在国家危难之际,每个人都有责任,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战争结束后,宗子敬的事迹广为流传,他与八路军并肩作战的故事,成为了一段佳话。   宗家大院,也因此成为了当地人民心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时刻提醒着后人,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对此,各位看官们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交流,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关注,点赞,转发,谢谢!   (信息来源:陵城政府网)

0 阅读:35
奇希谈趣

奇希谈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