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日本为什么没在东北发现石油? 事实上日本在东北还是发现了一些石油的踪迹

看遍历史事态 2024-10-21 17:49:16

抗日战争日本为什么没在东北发现石油?

事实上日本在东北还是发现了一些石油的踪迹,但由于勘探技术不足和之后重心投入到了南洋,便放弃了进一步的勘探。1930年4月,在美国驻哈尔滨领事馆聘用的俄裔美国人特里奇的指点下,满铁地质调查所的新带国太郎等人前往满洲里的扎赉诺尔煤矿进行石油地质调查。4月22日,他们到达扎赉诺尔煤矿以西 6-10公里的地区,挖掘了深 6米 、长宽各 2米的 6个探坑进 行勘探 。4月29日把采集的矿样带往大连 , 先后经满铁中央试验所和日本德山海军燃料厂分析化验 ,两者得到相同的结论,断定样品中含有石油类沥青。大约两个月后,在哈尔滨的俄文和日文报纸都对这次发现进行了报道,报道称: “满铁投人了很大经费 ,计划在北满探索石油资源,历时多年,终于在这里发现了油田”

“九一八”事变后 ,日本继续在东北进行石油勘探,而扎赉诺尔便成为了最受关注的地区之一。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为进行国防资源调查 ,关东军也组织调查队前往扎赉诺尔,负责人为日本海军机关中佐梗本隆一郎,结果并没有发现当时人们普遍认为可以成油的海相沉积。1933年满铁在日本石油公司的帮助下开始采用钻探方法进行调查 。为调查有沥青油苗地区的情况 ,用金刚石钻机在扎赉诺尔挖掘 4口钻探井 ,最浅的井深 153.52米、最深的井 215米,在其中外山第2号井中发现了沥青。1935年扩大钻探,拟钻井14口(最后实际钻了21口),1936年曾有两口井分别钻探达1114米 均因遇到硬地层毫无进展。至1937年时认定该地区地下有断层存在,无产油希望遂停止钻探工作。

之后在1934年2月,伪满洲国在新京设立满洲石油株式会社,继续在扎赉诺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钻探,但终无所获,最后因在当地使用的旋转钻机被调往阜新进行勘探,在扎赉诺尔的石油勘探最终停止。

在扎赉诺尔地区勘探失败的同时,满洲炭矿株式会社在阜新西南30千米左右的吐呼噜地区开始钻探预计1000米的探井。1938年6月,当该井钻到 641米时开始出现油苗,又持续钻到了780米。这期间回收原油约200升,经分析化验结论是比重为 0.89 的石蜡类原油。该地点与后世的辽河油田仅有一山之隔,是日本最接近在东北发现油田的一次机会。

油苗的出现立即引起日本驻大连海军部等各方面的关注,8月22日,各方在新京联合召开会议做出两项决定一是尽可能加速进行自吐呼噜开始的阜新地域的地质调查,二是在吐呼噜金刚石钻机开凿的钻孔附近配置 2000米的旋转钻机。吐呼噜附近的地质调查以满洲矿业开发株式会社为主体,满洲炭矿株式会社和满洲石油株式会社的技术人员也一起参加,使用的就是从扎赉诺尔调来的钻机。

从1939年开始,日本人以蒸汽机为动力的2000米旋转钻机7部、柴油机为动力的500~1200米金刚石旋转钻机5部以及500米顿钻4部,在辽宁阜新、义县一带进行大规模石油钻探,4年内共钻井81口,最浅的井约200米,最深的井约2000米。结果只在东岗营子和吐呼噜见到了少量石油类矿物,对此1940年,满洲帝国地质调查所发表了对阜新县吐呼噜石油试钻考察报告”认为当地没有什么开采价值,从而放弃了对该地区的石油勘探,此时因为来自美国的进口汽油中断,日本军方迫于形势的需要,将与石油有关的勘探队伍和人员全部予以征用。把他们派往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和达拉根,在中国东北地区只留下了一些小型的岩芯钻机,至此日本彻底放弃了在中国东北的石油勘探工作。

日本在东北地区勘探的失败,主要由于当时日本的物理勘探技术落后,设备简陋,即使在满铁也只是有限地采用了一些电法勘探。 日本于1928年开始向美国学习物探技术,但在那时必须是先发现了矿石露头后再进行地质结构的调查,调查的范围很小。对于中国东北这样地域广阔的地区本应采用地震勘探方法。但反射法地震勘探技术直到1930年才在美 国进入工业应用阶段。当时美国的勘探技术领先全球,也曾接受过多国雇佣进行石油勘探,但日本视东北地区为自己禁脔,自然不会雇佣美国的勘探公司在东北进行勘探。

0 阅读: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