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女死刑犯王守信枪决全程,在即将行刑之际,王守信像是失去了理智,四处奔

住顶楼小邹 2024-10-23 15:29:18

1980年,女死刑犯王守信枪决全程,在即将行刑之际,王守信像是失去了理智,四处奔跑,跳跃,声嘶力竭地高喊着:“我无罪!我无罪!” 资料:1979年巨贪事件:处决贪污犯王守信刑场目击记——凤凰网 1980年2月8日,松花江边的风特别冷。王守信裹紧了身上的棉衣,但这并不能缓解她内心的冰冷。 她被押上一辆车,正往郊外的刑场驶去,终点是她生命的终点。 当年,王守信这个名字轰动了全国,成了“建国以来最大贪污犯”的代号。 在那个年代,五十万是普通人想都不敢想的大数目,而她却利用手中的权力,把这些黑心钱占为己有。 时间回到七八十年代,彼时五十万能买到什么?城市里的一套房子,农村里几辈子都积攒不下来的财富。 那个年代物资匮乏,五十万能满足一个人所有的物质欲望,更能将一个人拖入欲望的深渊。 王守信,一个普通家庭出身的女人,命运的齿轮在她进入宾县燃料公司后开始转动。从收款员到经理,她抓住了时代变革的机遇。 东北,煤炭资源丰富的地方,也成为王守信敛财的温床。她利用当时工业用煤“双轨价格”的漏洞,低价买进,高价卖出,从中赚取差价。 最开始只是小数目,几块几十块的,但慢慢地欲望越来越大,就像野草一样疯长。 与那些动辄贪污上百万的“大老虎”相比,王守信的职位卑微,但她贪污的金额却令人瞠目结舌,成为当时名副其实的“小官巨贪”。 王守信利用“双轨价格”的漏洞,从中获得了好处。她建立了自己的“小金库”,将贪污所得的钱财源源不断地藏匿其中。 录音机、照相机、气枪……这些在当时普通人眼里遥不可及的奢侈品,堆满了她的房间。 纸包不住火。随着王守信贪污的金额越来越大,她的生活也日渐奢靡,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 为了堵住悠悠众口,她开始用金钱开路,拉拢腐蚀身边的同事和亲属。 副经理高玉斌,经不住诱惑,收受了王守信的贿赂,成为她贪污之路上的帮凶。 王守信的弟弟、妹妹、儿子和儿媳妇……这些本应是她最亲近的人,也被她拉入了犯罪的泥潭,成为她敛财的工具。 1971年,王守信不再满足于“双轨价格”带来的蝇头小利,她将贪婪的目光投向了小煤窑的运杂费。 每吨煤加价3元到17。4元不等,看似不起眼的小数字,却为她带来了滚滚财源。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王守信更加肆无忌惮地利用手中的权力,将贪污所得挥霍一空。 她太迷恋物质享受,结果忘掉了法律的底线。 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王守信的贪婪行径最终还是被群众举报,她的“包庇网”也随之土崩瓦解。 1979年4月,王守信被捕。面对审讯,她死活不承认,想方设法遮掩自己的罪行。 尽管她费尽心机编造谎言,但最终还是在确凿的证据面前露馅了。 哈尔滨工人体育馆挤满了五千多名观众,一个空位都没有。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想要亲眼目睹这位“建国以来最大的贪污犯”的审判。 当审判长宣读“判处王守信死刑,立即执行”的那一刻,王守信彻底崩溃了。她疯狂地挣扎、嘶吼,试图做最后的抵抗,但一切都无济于事。 王守信的案例,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在那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制度上的缺陷和人性的弱点,共同导致了这场贪污腐败的悲剧。 王守信的死,并不能抹去她犯下的罪行,更无法弥补她对国家和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 她的故事是一记警钟,警示着我们,要时刻警惕贪欲的侵蚀,坚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线。 时代在变,但反腐这事儿永远不能停。 王守信的案例,也提醒我们,要不断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对权力的监督,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耀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历史不断向前,王守信的故事终将被人们淡忘。但它给我们的教训,永远值得记住。

0 阅读: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