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封山之作”•《大禹治水玉山》

坚持走路 2024-10-25 01:17:21
【大禹治水图 玉山】 高224cm,宽96cm,座高60cm 由新疆和田玉琢制,重约九千斤。 玉石运抵北京后,乾隆四十六年谕令以内府所藏《大禹开山图》为蓝本进行设计,制成蜡模,然后运往扬州进行雕琢,由两淮盐政图明阿负责承办,历时六年,于乾隆五十二年运抵北京,五十三年正月陈设于乐寿堂明间北厅。 此后二百余年历经世事沧桑也一直没有移动过,可谓名副其实的故宫“重宝”。 玉山取材于《尚书·禹贞》记载的大禹治水事迹,描绘了大禹治水,开山引洪,兴修水利的情景。 在这座玉山上,精细地雕琢着峻岭、瀑布、古木苍松。在山崖峭壁,雕刻了五十三人,最高处是大禹命人放火烧山,其下有人以横木撞击山壁,有人拖拽落石,有人以铁锹开凿山石。 除此之外,玉山上还雕刻有奔跑跳跃的麋鹿和猿猴,更有神仙以雷火来助开山,层次分明,各具形态。 在玉山背面,还铭刻着乾隆皇帝为这座玉山所作的长诗及注文。 大禹治水图玉山见证过乾隆年间的繁华盛景,也见证了清王朝的日落黄昏,而它从开采到雕刻完成的过程,也是一段传奇。 史料关于这座玉山的原料记载很简单,乾隆年间得密勒塔山大玉,高七尺,博三尺。但这栋「大玉」如何从新疆的叶尔羌走进京城,却愁坏了一路的官员。 密勒塔山是一座开采历史悠久的玉矿山,《汉西域图考》称:「莎车国,今之叶尔羌,有铁山,出青玉。」 玉山的成品重五吨,原料本身甚至可能超过七吨,这样一座巨型玉山,要如何从新疆一路走向北京呢? 山石包裹着的玉料被整块凿下,这一过程可能就花去了三五年,通过坠、吊、推、拉等方式,仅仅从开采处运至山脚,又花去了三年。 黎谦曾写过一首叫做《瓮玉行》的长诗,描写了从于阗向京师运玉的经过,运输这样一块巨大的玉料,需要制作轴长超过三丈五尺的大车,使用超过百匹的马拉车,同时还要有上千名役夫辅助推运。每日只能行最多八里左右,因此从于阗至京城,足足走了三年多。 与运输相比,雕琢这座玉山更费功夫。乾隆皇帝希望用内府收藏的《大禹治水图》画轴为稿本,命令宫廷造办处按前、后、左、右四个面的画样做初步加工,并用蜡塑出了玉山的样式。可是天气太热了,蜡样很容易融化变形,造办处就又雕刻了一座木样,之后大玉石也发往扬州。 这一座玉制禹山,诚然如乾隆帝所想,成为了一座重器。 在这座玉山之后,乾隆下令不再制作其他玉山,同时也不再令新疆地区进贡青玉,大禹治水玉山也真正成为「封山之作」。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