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魏•正始三体石经残字,惟“帝”最清晰

坚持走路 2024-10-26 00:27:55
P1-3,正始三体石经残字,辽宁博 P4,三体石经,国博/洛阳博 P5-6,三体石经拓片,洛阳博 P7,熹平石经,国博 P8-9,熹平石经残字,辽宁博 【P1-3,正始三体石经残字】 三国魏 正始二年(241年)刻 解放前出土于河南省洛阳市偃师。长12.3厘米,宽2.9厘米,厚2.75厘米。 三体石经镌刻《尚书》、《春秋》、《左传》的全文,因经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书写而得名。 此石经于三国魏曹芳正始二年刊立,故称又“魏石经”、“正始石经”。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门前西侧,后遭兵燹损毁。 宋代以来,常有残石出土。此石经残块是金石学家罗振玉之子寄赠的藏品,仅存6字中,惟独“帝”字最为清晰,左右对称整齐,笔力遒劲,体现了汉魏时期的书法风貌。 【三大石经】 三大石经指的是东汉的“熹平石经”、曹魏的“正始石经”和唐朝的“开成石经”。 [一R] “熹平石经”是我国刻于石碑上的最早的官定儒家经本。 为了统一规范经文混乱的局面,东汉灵帝熹平四年(西元 175 年),蔡邕等人奏请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于是,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由蔡邕等书石,镌刻四十六块石碑,立于洛阳太学门外,供学子校对经文、规范文字。它的经文是用当时的流行书体隶书体写成的,是中国古代规模宏大的一次儒家经籍校勘和刻石工程,在去伪存真、为读书人提供经典范本和开创后世经典上石方面开创了先河。 熹平石经原刻约有二十万零九百一十一字,现存共有8800多字。 [二R] “正始石经”又称三体石经、魏石经,刻于公元三国魏齐王曹芳正始二年(西元241年),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 因碑文每字皆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字体写刻,故而得名“三体石经”。它是继东汉熹平石经后建立的第二部石经,刻有《尚书》《春秋》和部分《左传》,共约二十八碑。原碑字数不明,现残存2500余字,主要出土地点在洛阳和西安等地。 P5-6三体石经出土于1922年,为目前所出最大的一块三体石经,后被剖为两半,一半辗转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半现藏洛阳博物馆。 [三R] “开成石经”始刻于唐文宗大和七年十二月(834年),开成二年(837年)完成。 依次计有《周易》《尚书》《诗经》等12种儒家经书,另有《五经文字》《九经字样》附于《春秋左传》之末,共刻114块碑石,共刻经文650,252字,正文字体为唐楷。 开成石经是我国古代保存最早、最完好的儒家刻经,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是该馆的镇馆之宝。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