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2月的一天,为了拓展耕地,江苏丰县大沙河镇民兵将李卫墓挖开,只见套棺内的女尸头戴凤冠,身穿绣有“皇清诰命一品夫人”字样的寿衣。而李卫本人尸体已经腐烂,寿衣上则绣有他生前担任过的最高职务名称,即“光禄大夫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直隶总督”,并且棺内还有金质帽顶和金玉带等陪葬品。除此以外套棺两侧还发现了幼童遗骸,据推测应为李卫早夭子女。不久李卫墓让位于农村耕地建设,出土文物被运往南京博物院收藏,直到1986年秋,李卫墓才得以重修,附近的李卫老宅宫保府也被改建成李卫纪念馆,以示家乡人民对李卫这位传奇官员的缅怀。 前些年受电视剧《雍正王朝》和《李卫当官》的影响,李卫的戏说形象可谓深入观众人心,然而历史上真实的李卫却是另外一幅模样。首先李卫根本就不是叫花子出身,而是来自于一个标准的官宦世家。李家从明朝开始就世袭锦衣卫千户,清朝入关以后,李卫祖父李藻被顺治帝诰封为通奉大夫,享受正五品待遇,之后又传给了李卫父亲李宗靖。不过李卫十岁就成为了孤儿,但有赖长辈抚养,李卫可谓是衣食无忧。在他30岁那年,通过家族运作,李卫捐官成为兵部员外郎,开始步入仕途。 至于李卫的相貌,袁枚在《小仓山房文集》曾提到,“公身长六尺二寸……腰腹十围,善养威重”,也就是说是一个身高两米二的壮汉。如今在杭州西湖三潭印月藏有一幅李卫的画像,就与袁枚的记载相吻合。 李卫的官职虽然是买来的,但他行政能力出色,且不畏权贵,秉公执法,不到两年就升为户部郎中。在户部任上管理银库的时候,一位亲王对于收缴的白银税收都要按照每千两额外加收十两的标准作为小金库。为此李卫果断在走廊上放一柜子,上面写着“某王赢钱”,指明这是非法收入。最后该亲王十分难堪,只得取消小金库。正因为这点,雍正帝即位后李卫得到火速提拔,五年时间连升三级,官至浙江总督兼巡抚,负责为雍正帝推行新政。 李卫抵达浙江后,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阔斧落实摊丁入亩,将古代中国实行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制度废除,并严查地主富户人口造假和贩卖。对于拒不配合的地主富户,李卫不惜动用衙役和官兵铁腕打击。仅用了一年多时间,浙江全省就基本实现了摊丁入亩新政,而雍正帝也予以高度评价,称赞“天下督抚与朕心关切者,唯有鄂尔泰,田文镜,李卫三人耳”。 除此以外,李卫在浙江还为雍正帝化解了私盐泛滥的难题。为了打击走私,李卫在私盐贩子最活跃的地方海宁长安镇专门设置官兵日常缉私,并派京口将军,军标副将等官员加强水陆巡查,严防私盐搅乱市场。与此同时,李卫经过周密部署,还一举擒拿了大盐枭沈家,缴获大船数艘,歼敌数百人,令浙江风气焕然一新。 值得一提的是,李卫还最早看出了日本的野心。当宁波马医朱佩章受德川幕府委托在浙江招募骑射手和造船工匠的时候,李卫第一时间就密报雍正帝,认为这早晚会“虑为边患”,不可不防,建议“严行稽查,水师兵船不时哨巡,以为有备无患之计,”得到雍正帝采纳。 今天杭州西湖景观的形成,也与李卫施政息息相关。李卫任上曾多次征集民工疏通西湖,修葺名人墓葬和庙宇祠堂,主持重建小瀛洲,并在三潭印月岛上种下了一大片木芙蓉,最终形成了西湖十八景。这当中最为有名的是湖山春社,靠近岳王庙和曲院风荷,由三进院落组成,供奉西湖湖神和花神,可惜此处建筑现已不存。 正因为李卫的勤政,当浙江任满后,雍正帝将他调往身边,出任兵部尚书和直隶总督。为了表彰李卫的政绩,雍正帝册封他的夫人为诰命一品夫人,赏赐金凤冠一顶,刻有“奉天诰命”四字,雕有两龙十五凤,镶嵌玉石多块,重约一公斤,这顶凤冠正是从李卫墓出土的那顶。并且还赏赐李卫本人御制对联一副,上联是“治洽东南吏民遵表范 ”,下联为“ 诚孚中外政教本公清 ”,现在在李卫纪念馆陈列和展出。 而李卫也不负众望,于直隶总督任上弹劾揭发鄂尔泰之弟鄂尔奇鱼肉百姓的罪行,还查处了诚亲王府护卫库克与民争地的行为。乾隆帝即位后,特赏赐李卫四团龙补服一件,这件补服后来也跟随李卫陪葬墓中。 1738年8月,李卫在随乾隆帝前往清西陵拜谒雍正帝泰陵时,突发肝病,不久就吐血身亡,享年50岁。乾隆帝闻讯后悲痛不已,给李卫上谥号敏达,并亲写墓碑碑文,赞扬李卫的一生为“才猷干练,实心办事,宣力封疆……两浙抚绥,布嘉献于泽国,三吴督师,留遗爱于江关……克摅诚荩”。 四十年后,乾隆帝第五次下江南,当前往杭州西湖参观湖山春社时,发现里面供奉有李卫及夫人的牌位和神像。对此乾隆帝大怒不已,斥责“李卫于督抚中,并非公正纯臣,其在浙江亦无甚功德于民,仰藉皇考恩眷较优,颇多任性骄纵之处” 。结局自然是相关牌位和神像被撤,李卫也被清算,这恐怕是他万万没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