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的一天,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试掘唐伯虎墓,发现了传说中的墓道,证实该墓建于明朝中期。不过当时文物工作者并没有打开墓门,而是对唐伯虎墓进行修葺,新建石坊一座, 上刻“唐伯虎墓 ,名传万口”的字样。除此以外,文物工作者还种植桃花数十株,松柏二十余株,用来美化墓园的环境。 数年后唐伯虎墓一度被挖开,当文物工作者闻讯赶来进行清理的时候,这才发现墓室不仅堆积了淤泥,而且早就被盗,没有发现任何字画陪葬品,至于棺椁也成为碎片。直到1985年由苏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再次重修,于墓冢周围加筑石墙,按照明朝原貌重立墓碑和碑亭,并新建桃花仙馆等纪念设施,这才让唐伯虎这位有着吴中四才子和明四家之美誉的一代文化巨匠有了最后归宿。 唐伯虎原名唐寅,伯虎只是他的字号。就家庭出身而言,唐伯虎的父亲唐广德在苏州吴趋坊,即今天的景德路黄鹂坊桥西堍北侧一带经营唐记酒店,生活水平相当于中产阶级。因此唐伯虎小时候有条件接受良好的教育,16岁就考中生员,17岁成家,妻子为徐氏 。另外唐伯虎还会屠宰牲畜,练得一身绝技,在写给文徵明的信里,他曾形容自己早年的刀法“居身屠酤,鼓刀涤血。” 然而好景不长,在唐伯虎24岁那年,父母妻子及妹妹相继离世,家里只剩下一个女儿,给他带来沉重打击。所幸在好友祝枝山的鼓励下,唐伯虎逐渐走出阴影,开始转战仕途。1498年唐伯虎前往南京,参加应天府乡试,结果考取第一名高中解元,得到主考官梁储赏识。第二年梁储又将唐伯虎推荐给会试主考官程敏政,鉴于梁储是时任吏部右侍郎,程敏政则为礼部右侍郎,如果不出意外,唐伯虎接下来大概率会飞黄腾达。 在备考会试的时候,唐伯虎结识了另一位考生,江阴富户徐经。一次唐伯虎试图押题,本意只是为了娱乐,但没想到最后真的押中了,而徐经也沾上唐伯虎的光,在会试时超常发挥。在其他落榜考生的举报下,外加御史华昶受到指使,有意陷害主考官程敏政,最后竟演变成子虚乌有的科场舞弊案,唐伯虎和徐经双双被捕下狱。虽然大学士李东阳奉旨复查还了唐徐两人清白,可是明孝宗朱佑樘的处理意见依旧是除去他们的功名,安排到浙江去当小吏。 对于这样的结果,唐伯虎和徐经自然无法接受。从这以后,徐家无人再参加科举,安心做富家翁,徐经为后代积累的家产,成就了他的曾孙徐霞客有资本游遍中国。唐伯虎则靠卖字画和代写墓志为生,再加上祖上经营酒店留下的原始积累,得以有钱在苏州城北桃花坞安家。如今位于苏州平门内西大营门双荷花池13号的宝华庵,又名桃花庵,当年就是桃花坞唐伯虎旧居遗址。 在桃花坞生活居住期间,唐伯虎写下了著名的《桃花庵歌》 ,通过对“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 的憧憬,表达出“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的豁达胸襟,并且还以《桃花庵歌》里的桃树为背景,创作出画作《桃花庵》 , 现被香港艺术馆收藏。 唐伯虎最擅长画工笔美人图,代表作包括《班姬团扇图》和《王蜀宫伎图》。其中《班姬团扇图》描述的是西汉班婕妤持扇紧贴右臂,头部微仰,双目有神,若有所思,更有祝枝山和文徵明的题诗,而《王蜀宫伎图》则以五代十国前蜀后主王衍的宫廷生活为题材,精心描绘出四位衣着华贵的宫女,身穿云霞道服,头戴莲花冠,相互对话嬉戏的场面,堪称明朝中期工笔美人画的最高峰,为故宫国宝画作。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唐伯虎点秋香在正史中并不存在,它的出处是冯梦龙所著小说《警世通言》,讲的是唐伯虎为了追求华府婢女秋香,不惜卖身为仆,后来此举被华府发现,将秋香赐予唐伯虎,两人皆大欢喜。事实上秋香是南京妓女,而唐伯虎告别仕途后就不曾再去南京,两人没有任何交集。 唐伯虎还善于画山水,其中《山路松声图》 表面上是描述飞瀑流泉,虬枝老干,实际上是借景抒情,通过题诗“女几山前野路横,松声偏解合泉声,试从静里闲倾耳,便觉冲然道气生”来表达他与世无争,闲淡清新的生活理想。 不过晚年迫于生活压力,唐伯虎一度复出政坛,前往南昌朱宸濠宁王府任职。但当他发现朱宸濠有反意后,连忙沉溺酒色,装疯卖傻,迫使宁王府不得不将其赶回苏州,这才保住性命。 1524年,54岁的唐伯虎在贫病交加中离世,丧事由祝枝山负责操办,葬于桃花坞北面横塘王家村。1644年,当雷起剑等人扫墓的时候,发现此时的唐伯虎墓被牛羊践踏,杂草丛生,只得感叹“千载下读唐伯虎之文者皆其友,何必时与并乎!”1801年,长沙人唐仲冕任吴县知县时,以同宗身份对唐伯虎墓进行大规模维修,并立墓碑一通,上书“明唐解元之墓”六个大字,还以官府名义为唐伯虎立传。直至此刻唐伯虎的价值才真正被人们发现,他的字画和与秋香的野史传说也至此广为人知,如果在天有灵,唐伯虎可以瞑目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