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有云: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

书易聊文化方式 2024-10-26 23:46:04

《道德经》有云: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冇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中讲:“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世事繁杂,诱惑丛生,人活于世,总渴望拥有更多的东西,名利地位,金钱物质,让生活变得忙碌而紧张,让自己感到压力和焦虑。然而,愚者贪多,智者喜少,凡事以少为贵,轻松舒坦才是该有的人生态度。 ​ ​ ​人生在世,有时候的委屈反而能保全,弯曲反而能伸直,低洼处反而能盈满,陈旧了反而能出新,少取不贪者反而能多得,贪多者反而会迷惑。 ​ ​世间的万物万事,皆有“道”的规律和原则。因此,站于高处看,不自我表现,反而能声名显扬;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显;不自我夸耀,反而能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反而能存在长久。 老子一直强调“无为而为”的处世方式,当我们与人无争时,别人就不会和你有什么好争的地方。其实这些都是一个“藏”字的哲学处世。一个懂得藏住自己锋芒的人,他必然是温和及内敛的,深懂人情世故,鱼游深渊而不显…… 太上所言: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弊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古人讲:千金之子,不居危墙之下。 老子讲:“夫唯不争,故无尤。” 孔子讲:“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苏轼言:“​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经云:时,忍辱仙人,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若有我相,即生嗔恨! 古代,越王勾践薪尝胆,忍辱负重,终于复国;蔺相如退避三舍于廉颇以全赵国;张良能忍桥下三次试履;韩信市井可受胯下之辱;司马迁遭受宫刑仍矢志不渝……现代伟人三次被边缘化,被打倒,终于付出成就自己伟大的梦想。 只有忍辱,才可以到达彼岸。不能忍者,不仁也。看一个人有没有胸怀与心量,就是看这个人有没有容忍之心。有容乃大,此谓谦虚。谦虚能容,有容乃大。“忍辱”是考量一个人“有我”还是“无我”最好的量尺。 ​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