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国国君“某敖”,如何释意?《左传》庄公十四年(前680年)、昭公十三年(前529年)分别有一段关于“敖”的记载:“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丙辰,弃疾即位,名曰熊居。葬子干于訾,实訾敖”。楚国立国800年,共43位君主,其中有五位称“敖”。第一位,楚若敖(熊仪),熊咢之子。清华简楚居记载“若敖酓义徙居鄀”。第二位,楚霄敖(熊坎),楚若敖之子。清华简楚居记载“霄敖酓鹿自焚徙居霄”。第三位,楚堵敖(熊艰),楚文王之子。本要诛杀弟弟熊恽却被弟弟反杀,熊恽即后来的楚成王。第四位,楚郏敖(熊员),楚康王之子,被自己的叔父公子围弑杀,葬王于郏,谓之郏敖。公子围即后来的楚灵王。第五位楚訾敖(熊子比),楚共王之子,被自己的弟弟公子弃疾恐吓自杀。葬子干于訾,实訾敖。公子弃疾即后来的楚平王。 商周时期,称部落首领为“敖”,楚人谓未成君为敖;不成君,无谥号者,楚皆谓之敖。实际上,另一位楚子“蚡冒”的“冒”可能通“敖”。另外,壮语中,“叔叔”一词读音为ao或au,因此有理由怀疑,“敖”可作“叔叔”解义,上面列举的楚国国君五位“敖”,若敖、霄敖这一系被楚武王篡夺,若敖、霄敖实际上是楚武王这一脉的叔祖、叔叔辈;堵敖是楚成王的哥哥,也就是楚成王之子楚穆王的叔伯辈;訾敖是楚平王的哥哥,也就是平王之子楚昭王的伯伯;郏敖是楚平王哥哥楚康王的儿子,于楚平王的后裔来说,也是叔伯辈。这些“敖”,应当是楚国王族专门追封的一种特殊谥号或尊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