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后,为什么不费除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19世纪中叶,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成为

文山聊武器 2024-10-27 14:26:00

解放后,为什么不费除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 19世纪中叶,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成为清朝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与英法联军的战争同时,清朝的外交策略和领土完整也面临着来自北方的另一重大挑战。 尽管俄国并未直接参与到英法联军对清的战争中,它却在另一个层面上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就是通过外交手段从清朝手中获取大片领土。 在这场战争的背景下,清朝政府已被英法联军的军事压力推至边缘。正当北京面临英法联军的直接威胁时,俄国通过外交策略巧妙地利用了这一局势。俄国不仅仅是个旁观者,更是在暗中加剧了清朝的危机。 据史料记载,俄国政府在战争中提供情报支持给英法联军,同时还扮演了一个双面角色,一方面在英法与清之间进行所谓的“调停”,试图表现为和平的推动者,而另一方面则积极寻求通过条约扩展自己的领土。 当英法联军在1858年至1860年间加紧攻势,北京的防御力量日益衰弱时,俄国展现出的是一种似乎在帮助清朝寻求和平解决的姿态。 然而,这种表面上的帮助实际上掩盖了其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俄国的这种行为可以理解为在清朝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提出苛刻条件,通过所谓的调停在战火与混乱中谋取自己的利益。 19世纪中叶的外交舞台上,清朝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当时,清朝的领土广袤但边疆不稳,外部势力觊觎,内部管理松散,外交能力更是不足以应对西方列强的策略与诡计。 特别是在与俄国的关系上,清朝的不利地位愈发明显,俄国利用这种不平等的势力关系,通过一系列条约与协定逐渐侵蚀了大清的领土。 在这背景下,恭亲王奕䜣这位清朝的王爷不得不在一个外交上极为不利的位置上出击。奕䜣虽然身居高位,但在外交策略与技巧上的匮乏使他不得不依靠外国人的帮助来应对危机。 这种依赖外国力量的局面,在清朝历史上并不罕见,尤其是在处理与西方强国的关系时,这种依赖性更加明显。 在最危急的时刻,俄国外交官伊格那提耶夫出现了。伊格那提耶夫不仅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外交官,也是一个机会主义者。他看准了大清的弱点和奕䜣的急切,提出了一个对于俄国极为有利的要求。 在谈判的桌面下,伊格那提耶夫提出了对清朝极为不利的条件:在他帮助清朝平息外部威胁、维持边境安稳的同时,清朝需将东北地区约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割让给俄国。 奕䜣在这种情况下处于极端的压力之下,他必须在保住国家安全和主权领土之间做出选择。对奕䜣而言,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放弃大片土地以换取暂时的和平与安稳,还是冒着国家被进一步侵略的风险坚持底线。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奕䜣选择了前者,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至少保住清朝的核心区域和中央政权的稳定。 此后,根据伊格那提耶夫的调解和俄国的外交策略,1858年和1860年,俄国与清朝分别签订了《瑷珲条约》与《北京条约》,这两个条约在清朝的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因为它们意味着超过一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从清朝转移到了俄国。 这些条约的签订并非偶然,而是俄国长期计划的一部分,目标是在清朝遭受外部压力和内部动荡的时刻,通过外交手段实现领土的扩张。 通过这些条约,俄国正式占领了清朝东北的大片土地,这一地区的丰富资源与战略位置从此成为俄国的一部分。 清朝的这种外交懦弱与无策,直接导致了国土的缩减和主权的削弱,也为后来的列强进一步分割中国埋下了伏笔。 来自 吕思勉著. 吕思勉文丛 中国通史[M]. 2016

0 阅读: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