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个挺有意思的网名“雨花台上挑粪人”[哈哈],大俗中透着大雅: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写道:
天长才子杜慎卿过江来南京,同友人徜徉在雨花台岗上,“坐了半日,日色已经西斜,只见两个挑粪桶的,挑了两担空桶,歇在山上。这一个拍那一个肩头道:‘兄弟,今日的货已经卖完了,我和你到永宁泉吃一壶水, 回来再到雨花台看看落照!’ 杜慎卿笑道:‘真乃菜佣酒保都有六朝烟水气,一点也不差!’”
你看,金陵城的每一个人,哪怕是最底层的平民百姓,身上都是有着“六朝烟水气”的。
“六朝烟水气”来自“烟笼寒水月笼沙”的秦淮河,来自“南朝四百八十寺”的楼台烟雨。六朝尽管已远去,但它的气韵和光泽永远是南京城最厚重的底色、南京人最深醇的品格。#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