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王cuo铜方壶】
壶的四角各有一只矫龙,四壁刻有铭文450字,记载王十四年中山伐燕胜利后用燕国的铜器熔铸此壶,颂扬中山国伐燕的战绩,阐述巩固政权的重要性,其中特别提到了中山国君世系,填补了史书空白。
该壶最受学术界珍视之处,是它的四个光平的腹壁上,用纤细的笔道、工整优美的篆书,刻下的长达450个字的铭文。根据铭文的记载,这是一件中山国王命令其相邦(相国)铸造的酒器。
该壶铭文云:“择燕吉金,铸为彝壶,节于禋齐,可法可尚,以飨上帝,以祀先王。”意即选择燕国优质铜,铸造铜壶,按照禋祀的礼仪规定装酒,用于祭祀上帝和祖先。在铭文中说该器叫做彝壶,用来盛祭祀上帝、祖先的酒。
到了汉代,人们给这种方体铜壶起了个专名叫做“钫”。
上世纪70年代,在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乡发掘了战国中山王厝墓,墓中出土了大量的珍贵文物,青铜大鼎、方壶和圆壶这三件器物上就有数以千计的铭文。
这些铭文字体深受三晋地区文化的影响,同时吸收了吴楚地区鸟虫书的装饰性笔画,极具特色。
【方壶译文】
惟十四年,中山王(cuo)命相邦赒,择燕吉金,铸为彝壶,节于禋齐,可法可尚,以飨上帝,以祀先王。穆穆济济,严敬不敢怠荒,因载所美,昭(肆)皇功,诋燕之讹,以儆嗣王。惟朕皇祖文武、桓祖成考,是有纯德遗训,以施及子孙,用惟朕所放。慈孝宣惠,举贤使能,天不斁其有愿,使得贤士良佐赒,以辅相厥身。余知其忠信也,而专任之邦,是以游夕饮食,靡有遽惕。赒竭志尽忠,以左右厥辟,不贰其心,受任佐邦,夙夜匪解,进贤措能,亡有息,以明辟光。适遭燕君子哙不顾大义,不告诸侯,而臣主易位,以内绝昭公之业,废其先王之祭祀,外之则将使上勤于天子之庙,而退与诸侯齿长于会同,则上逆于天,下不顺于人也,寡人非之。赒曰:“为人臣而反臣其主,不祥莫大焉。将与吾君并立于世,齿长于会同,则臣不忍见施(也)。赒愿从士大夫,以靖燕疆,是以身蒙皋胄,以诛不顺。”燕故君子哙,新君子之,不用礼义,不顾逆顺,故邦亡身死,曾亡一夫之救。遂定君臣之位、上下之体,休有成功,创辟封疆。天子不忘其有勋,使其老策赏仲父,诸侯皆贺。夫古之圣王务在得贤,其次得民。故辞礼敬则贤人至,宠爱深则贤人亲,籍敛中则庶民附。呜呼!允哉若言,明(肆)之于壶,而时观焉。祗祗翼(翼),昭告后嗣,惟逆生祸,惟顺生福,载之简策,以诫嗣王,惟德附民,惟义可张,子之子,孙之孙,其永保用亡疆。
去年来了奉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