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用18月就破解了“钱学森密码”,实现了导弹“指哪打哪”,这可是连美国科学家都无法完成的研究 ,他就是中国激光陀螺之父,高伯龙院士。 激光陀螺仪的成功,不仅让中国实现了军事装备自主化,更让他用实际成果证明了中国科学家的创新潜力。 1984年,高伯龙的团队最终成功研制出四频差动激光陀螺仪,并完成了各项技术验证。十年后激光陀螺工程样机成功诞生,使中国成为继美俄法之后第四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 这一突破,让中国的“东风”系列导弹、“红旗”防空导弹、“长剑”巡航导弹等先进武器具备了自主制导的精准打击能力,凭借这一技术优势,中国武器装备的精度、反应速度和作战效能都跃升至新的高度。 在取得科研成功之后,高伯龙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将全部精力继续投入到激光陀螺的生产和技术改良上。 他一生简朴,每日去实验室只穿着一件五块钱的背心,吃饭也是简单的家常便饭,生活中的他不讲究名利,但对科研从不妥协。 中国导弹技术的突破,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激光陀螺仪的研究与应用,而站在这项科技背后的无名英雄,是中国激光陀螺仪的奠基人——高伯龙院士。 激光陀螺仪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项技术对现代军事装备的作用,可以比作一个人有了眼睛,高精度的惯性导航设备,通过内部精密运算,在空间中自如定位和导航。 有了激光陀螺仪,导弹不再是“有眼无光”的重型武器,而是能够精确制导、所向披靡的战斗利器。 这项技术起源于20世纪中期的美国,当时,美国率先意识到激光陀螺仪在军事导航上的潜力,并将之视为国家机密加以保护。 在20世纪60年代,激光陀螺仪技术首先在美国取得了突破,这一发现带动了全球光学领域的革命。 当时的中国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这些核心技术始终被封锁,钱学森在美国留学时就敏锐地察觉到激光陀螺技术的革命性潜力,他带回中国两张关于激光陀螺仪原理的手稿。 由于内容仅涉及大致的原理,更多理论和工艺技术仍是一片空白,钱学森的手稿在国内流转多年,无数科研团队和专家尝试攻克难关,最终也因为资料和技术的缺乏而纷纷放弃。 高伯龙接手了激光陀螺仪的研制任务,在被调往国防科技大学的“304教研室”之后,高伯龙就此投身这一项目,将一生的精力都倾注在了激光陀螺仪的研究上。 当时国内的科研条件异常艰苦,激光陀螺仪涉及复杂的光学系统和精密的数学模型,理论上难度极高,而中国的材料和设备却极其落后,科学家们别说制造,连基本的实验室设施都难以保证。 高伯龙面前不仅是理论的鸿沟,更是现实中无法忽视的材料和工艺上的缺口,但面对重重压力,他却清楚,激光陀螺的研究一旦放弃,中国将在军事装备领域受制于人。 高伯龙选择了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研究方向——四频差动陀螺仪。与二频抖动的激光陀螺仪相比,这一技术方向的研究难度高得多,且其在理论上早已被美国科学家否定。 在研究中,高伯龙敏锐地发现,美国的四频差动方案之所以被放弃,主要原因在于当时的设计方案在理论上存在错误。 认清了问题的症结,高伯龙决定用全新的方法继续尝试这项几乎不可能的研究,此后的日子里,高伯龙的工作时间几乎都在实验室里度过。 国防科技大学的304教研室原本只是学校的一处废弃食堂,经过简单改装后就成了他的实验室,他将几乎所有拨款都用于关键实验器材的购置,其他设备、工具则从废弃材料中拼凑。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高伯龙带领团队日夜兼程,花费无数心血,攻克了激光镀膜、光学薄膜检测等多项关键技术,制成了中国首台实验室样机,并不断验证其在工程应用中的可行性。 他培养的学生们,受他的严谨作风影响,也成为了激光研究中的佼佼者,这一科研精神也因他而在团队中传承了下来。 即便是在病重之时,他仍然会通过短信分享自己的研究心得,把理论问题转化成细致的文字发给学生们,他希望尽可能把自己的一生所学传递下去。 他用一生的专注与不懈,在激光陀螺仪这一科研领域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他的学生、同事和无数被他激励的后辈怀着敬意纪念着他的成就,缅怀这位不畏艰险、执着奉献的科学家。 参考资料:【科学家精神】高伯龙:以实验室为家的“背心院士”·山东省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