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春天,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不顾众多反对之声,下令将朝鲜境内一座具有千年历史

紫蓝谈社会新闻 2024-10-28 15:44:20

1959年春天,朝鲜领导人金日成不顾众多反对之声,下令将朝鲜境内一座具有千年历史的古墓炸毁。他认为,炸毁古墓是必要之举,也是与中国古代撇清关系的必然之举。 在朝鲜的历史叙事中,总有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操作。其中最令人咋舌的,莫过于对箕子的态度——一会儿奉若神明,一会儿又恨之入骨,甚至不惜炸毁古墓,就为了和这位可能的老祖宗撇清关系。   这波操作,简直是大型认祖归宗现场翻车。 箕子可不是什么无名小卒。他是商纣王的亲叔叔,身份尊贵,还和比干、微子并称"商末三贤"。   搁现在,妥妥的顶流大IP。他精通占卜、观测天象,据说还能制定历法,是个集智慧与权力于一身的人物。 可惜,纣王不争气,沉迷酒色,荒废朝政。箕子作为长辈,自然要劝谏一番。结果,好心当成了驴肝肺,纣王不但不听,反而把他贬为奴隶。   后来,周武王灭商,箕子不愿背叛故国,但又不想得罪新老大,于是干脆带着一批人远走高飞,来到了朝鲜半岛。 在当时,朝鲜半岛还处于新石器时代,社会发展相对落后。箕子一行人带来了先进的文化、技术和制度,建立了箕子朝鲜,开启了朝鲜文明的新篇章。   他颁布了"八条法令",这可是朝鲜半岛最早的成文法;他还推广了农业、医疗、手工业等技术,推动了当地社会的发展。这么说吧,箕子就是朝鲜半岛的"初代文明导师"。 关于箕子东渡朝鲜的记载,无论是中国的《后汉书》,还是朝鲜的《三国史记》《三国遗事》等史书,都有明确的记录。   在古代,朝鲜的统治者甚至以箕子后裔自居,以此来提升自己的地位和文化认同。毕竟,和强大的中华文明沾亲带故,在当时可是件倍儿有面的事。 然而,到了近代,情况开始变得微妙起来。日本殖民时期,朝鲜民族主义兴起,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本土"的祖先来凝聚人心,反抗外来侵略。   这时候,箕子这个"外来户"的身份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一些朝鲜学者开始质疑"箕子东移说",试图从史料中寻找漏洞,甚至不惜"创造"一些"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历史,就这样被卷入了政治的旋涡。 到了金日成时代,"去箕子化"运动达到了高潮。金日成本人早年在中国东北参加抗日武装,深受共产主义思想影响。   他认为,箕子朝鲜是"中国侵略古朝鲜的谎言",是封建统治阶级用来欺骗人民的工具。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迎合国内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金日成决定彻底清除箕子的影响。   他公开批判"箕子朝鲜说",甚至在1959年下令炸毁了平壤牡丹峰的箕子墓,以此来表明自己的立场。 需要指出的是,这座箕子墓并非箕子的真正墓葬,而是一座衣冠冢,是高丽时期为了纪念箕子而修建的。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去箕子化"运动的牺牲品。 炸毁箕子墓后,金日成还让人检查了墓中物品,发现里面并没有骸骨。他以此为"证据",嘲笑那些相信箕子是朝鲜祖先的人。   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那些坚持传统观点的人,但在大势所趋下,他们的声音很快就被淹没了。 在"去箕子化"的同时,金日成开始大力推广"檀君朝鲜"的说法。檀君传说中是太阳神和熊的儿子,在尧帝时期建立了朝鲜。   这个故事最早出现在高丽时期的野史《三国遗事》中,缺乏可靠的历史依据。 然而,为了塑造民族自豪感,金日成将檀君神话包装成正史,将其作为朝鲜民族的起源。甚至在20世纪90年代,朝鲜还建造了一座宏伟的檀君陵,以此来强化这一叙事。 这种"创造历史"的行为,虽然满足了当时的政治需求,却也让朝鲜的历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金日成的"去箕子化"运动,本质上是一场政治操弄。他利用民族主义情绪,改写了朝鲜的历史,将一个神话人物取代了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以此来构建新的民族认同。 然而,历史的真相并不会因为政治的需要而改变。考古发现和史料记载都表明,箕子朝鲜曾经存在于朝鲜半岛,这是无法抹杀的事实。 金日成拆毁箕子墓,不仅仅是简单的文物破坏,更是一次对历史的"外科手术",它切断了朝鲜与中华文明之间的联系,也为朝鲜后来的历史发展埋下了伏笔。   这段历史,就像一面镜子,映照着政治与文化认同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提醒我们,尊重历史,才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参考资料:《世界知识》2007年第11期 作者:郑成宏——《朝鲜人放弃箕子,尊檀君认祖归宗》

0 阅读: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