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块公元前2600年至前2500年左右,古代近东地区具有苏美尔文化特点的贝壳

乃澳聊历史 2024-10-29 11:20:29

这是一块公元前2600年至前2500年左右,古代近东地区具有苏美尔文化特点的贝壳浮雕,浮雕图案雕刻的是一名吹奏笛子的女子,她的身侧还佩戴着一个圆筒状的印章,这种印章在当时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这块浮雕是从一块珍珠贝壳上切割下来的一部分,其造型像是一个女人,除了小腿和脚的部分缺失,该女子其他部位几乎完整无缺。 女子头上戴着一种包裹式的头饰,这种头饰是用羊毛编织的材料制成的,在头饰的下面额头上,可以看到她留着有一排卷发作刘海。 这名女子的鼻子高挺,她有着细长的眉毛和大大的圆杏状的眼睛(因为是侧脸,所以图案中的人物眼睛只能看到一只),雕刻师还在其眼睛上进行钻孔,用来表示她的瞳孔。 女子的脸型轮廓清晰,线条鲜明,只是其嘴巴没有被刻画出来(从侧面不能显示出人物的嘴部)。 从她的颈部,雕刻着一条项链,其用钻孔的方式代表项链上的每颗珍珠,并形成一排细密的钻孔,其也标志着人物形象从头部向身体之间的过渡。 在女子身侧左边,雕刻着两条垂直的线条,其被握在手里,用来象征着一种类似长笛的乐器。 此外,在笛子的右边还雕刻了另外的两条垂直的线条,这被认为是女子衣服的镶边,因为在线条的末端描绘着女子的手腕。 图案中只描绘出了女子的左手腕,这只手腕上的图案还可以看到,她戴着手镯作为装饰,手镯下方挂着一个造型为圆柱形的吊坠,其被认为是古代近东流行的一种圆柱形印章。 这枚印章从一侧看呈四四方方的形状,其被一条刻线从中间分成两半,这条刻线被认为是悬挂印章的绳子。 在考古发现中,女子佩戴圆柱印章,并同时佩戴着乐器的形象非常罕见,这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对考古学家研究古代近东地区的文化艺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这块以贝壳制作的浮雕最初可能被镶嵌在沥青(古代近东地区一种用作粘合剂的焦油状物质)中,其周围还应该附有其他贝壳和石块。 这些不同的材料上都雕刻着各种图案,并可以组合成一幅色彩对比鲜明的完整的图画,这种构图方式有着古代近东地区早王朝晚期的典型艺术风格,最著名的代表是如今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中的乌尔军旗图案。 这块浮雕发现于尼普尔遗址,这里被认为是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圣城”,是古代近东神话传说中的主神恩利尔的故乡,城内建有恩利尔和许多其他神祇的神庙。 考古学家们在这座神庙遗址上进行发掘后发现,这里最初是一座供奉女神伊南娜的神庙,其始建于早王朝I时期。 此后,随着政治、军事变化,当地统治者在这座古代伊南娜女神的神庙遗址上又不断进行重建(其他神庙),这种活动延续了三千年左右,一直到帕提亚帝国统治时期。 从1960年至1962年,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组织的考古队受到尼普尔联合考古探险队(由美国东方研究学院巴格达分校和芝加哥大学东方研究所组成)的委托,对当地进行发掘。 考古学家们在神庙中发掘出土了数百件物品,其中主要包括:雕像、石碗和浮雕、镶嵌物、家具附件以及其他零碎物品,这些物品要么被成堆发现,要么散落在建筑物各处。 1962年,在罗杰斯基金提供的资金支持下,并因在考古发掘中的贡献,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从发掘出土的物品中收购了这块浮雕作为藏品。 时期:早王朝IIIa 时间:约公元前2600年至前2500年 地点: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尼普尔遗址 文化:古代苏美尔 材料:贝壳 尺寸:高度为6.3厘米,最大宽度为3.2厘米,厚度为0.5厘米 收藏博物馆及其编号:大都会艺术博物馆(62.70.46) 参考资料: 查尔斯·K·威尔金森于1962年发表,“1961-1962财政年度第九十二年度董事会报告”,摘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公报”。 伦纳德·戈雷利克、伊丽莎白·威廉姆斯-福特于1983年编辑,“古代印章和圣经”,摘自“近东不定期论文集”。 茱莉亚·阿舍尔-格雷夫于1985年著作,“旧时代的女人”,摘自“美索不达米亚图书馆杂志”。 叶莲娜·埃德·拉基奇于2010年编撰,“探索古代近东艺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支持的考古发掘(1931年至2010年)”,摘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公报”。 杰罗姆·艾森伯格于1998年所著,“古代近东的雕刻艺术”,摘自“密涅瓦”杂志(第九卷,第28页,图11)。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