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统局内有地下党!”军统头子戴笠闻讯震怒,刚要下令缉拿“内鬼”,但看到名字后,却忍不住“扑哧”一笑,甩了句:“这不可能!” 内战爆发后,李时雨的处境变得愈发危险,由于他在内部一贯表现得温和有礼,不忍心参与对共产党人的打压,逐渐引发了军统内部的疑心。 军统上海站的一些特务对他产生怀疑,甚至上报戴笠请求调查,幸运的是,戴笠对李时雨的信任依然稳固,未曾动摇。 然而这一险情并未就此结束,李时雨很快遭到特务们的严密审查,为了确保组织安全,他提前策划了一次劫狱行动。 在审讯中,他宁死不屈,不露丝毫破绽,特务们最终无法获得任何证据,党组织成功实施劫狱,将他营救出狱。 李时雨被党组织护送至香港,随后辗转前往北京,多年来的潜伏与掩护身份令他几乎未能公开承认自己的党籍。 新中国成立后,李时雨终于卸下伪装,穿上了期待已久的解放军军服,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上,组织对他多年的隐蔽战线贡献给予高度评价,称他为“顶得上三个师的英雄”。 李时雨内心充满自豪与感慨,但他从未夸耀自己的功绩,而是继续默默工作,致力于新中国的情报事业。 李时雨进入东北军是他潜伏生涯的起点,凭借大学同窗张学孟的推荐,他被安排在“剿共处”任职,身份仅为普通的中尉办事员。 他没有因职位低而气馁,反而借此机会仔细观察并悄然积累军事情报,他以低调谦和的作风赢得张学孟的好感,渐渐引起注意。 李时雨以独到的军事见解出人意料地博得张学孟的信任,张学孟将他推荐给了张学良,并为他打开了通往更高层的门路。 在张学良的身边,李时雨默默承担着获取情报的任务,他的身份并不总是隐蔽无虞,西安事变之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李时雨潜伏多年的关系网也随之瓦解。 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拉开帷幕,李时雨转向了日伪政府内部,借助在东北军中的积累的关系网,进入了伪政权的检察机构。 李时雨的掩护身份是检察官,而他的实际任务是打探情报、营救同志,当时抗日形势日益严峻,日伪政府加紧了对共产党的打压,许多地下党员和抗日人士被捕入狱,冯骥便是其中之一。 李时雨当时面临的险境不容小觑,冯骥的案子备受关注,日伪政府的保密工作极为严密,李时雨凭借自己在日伪政府内积累的信任,暗中销毁了能够直接证明冯骥身份的核心档案。 为了进一步确保万无一失,李时雨还在冯骥受审时亲自参与,以“亲戚”身份替冯骥辩护,日伪政府最终不得不放人,而李时雨也成功完成了一次精妙的营救行动。 他利用职务之便,将汪伪政权策划的“清乡计划”等情报及时传递给党组织,帮助地下党人成功避险。 为了进一步深化情报网络,他精心布局,将多名党员安插在汪伪政权的各个部门,并安排部分同志进入商贸领域,暗中配合情报工作。 后来李时雨通过军统特务余祥琴的推荐加入了国民党特务机构,成为戴笠手下的得力干将,军统组织内部错综复杂,但李时雨凭借老练的政治手腕和不动声色的态度,取得戴笠的信任。 在上海担任军统站长期间,他接触到大量军统的机密文件,为了掩人耳目,他在军统内保持低调,但一旦获取到重要情报,便会悄然转交给党组织。 他曾成功拦截并破译军统的“黑名单”,军统计划对这些人实施暗杀,李时雨迅速将名单传递出去,使得党组织及时采取措施,保护了多位同志的生命安全。 李时雨的一生无疑是隐秘战线的典范,他用智慧和忠诚谱写了一段传奇,向后世展现出一位无名英雄的坚韧与奉献。 参考资料:地下工作者李时雨 王树仁 文史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