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战中,美军主要装备的是M9型火箭筒,俗称巴祖卡,后来随着战事的激烈,为了应对德军装甲厚重的坦克,美军又于1944年研制了M20型超级巴祖卡火箭筒,其长1.5米,重6.5公斤,口径从原来的60毫米扩大到89毫米,最大射程达到900米,在战争末期给予德军装甲一定的打击。在朝鲜战争爆发后,M20火箭筒也被送往半岛参战,美军一个步兵师共装备了546具。 1950年10月,志愿军云山打败了美骑兵一师,缴获了M20型火箭筒,后来在坪洞战斗中也有缴获,火箭筒前端有一个酷似喇叭的挡焰板,志愿军便将其称为大喇叭。缴获的火箭筒一部分被志愿军用来打击美军载具,还有的被送往国内的沈阳兵工厂进行仿制,在兵工厂技术人员的努力下,于1951年5月成功仿制,被命名为为51式火箭筒,全长1.45米,口径达到了90毫米,但由于金属材料技术不过关,导致仿制后的火箭筒重量达到了10千克,最大射程785米,有效射程150到250米,仿制的火箭筒采用干电池作为发射电源。一开始,51式火箭筒配套的火箭弹是根据缴获日军的资料仿制的四式90毫米反坦克火箭弹,被命名为135型火箭弹。后来,志愿军又成功仿制了更先进的美国火箭弹,被命名为214式,破甲深度从原来的100毫米提高到了152毫米。两款火箭弹在战场上均有使用。 仿制成功后,51式火箭筒很快就投入了量产,当年就生产了4800多具,生产出来的火箭筒立即被送到志愿军手中,志愿军组建了大量的反坦克小组,有力的打击了美军的装甲部队。1951年4月24日,20军60师178团与美军在云岳山激战,反坦克小组在副班长潘泽民的带领下,等美军的坦克开到距离80米,用火箭筒连续射击,打一炮换一个地方,用8发火箭弹击毁美军4辆m48坦克,然后该小组荣获集体一等功,潘泽民也被授予反坦克英雄的光荣称号。在之后10月的文登川阻击战中,志愿军68军204师610团的反坦克部队配合炮兵作战,总共击毁美军坦克28辆,击伤8辆,粉碎了美军对文登川的攻势。1952年6月,在岳岱里战斗中,志愿军12军31师91团的汪明山反坦克小组用麻雀战的方式,仅用9枚火箭弹,连续摧毁美军6辆坦克,击毙美军6人,还俘虏1辆坦克和4名坦克兵,荣获集体一等功。 但此时我军的工业还十分落后,仿制的的51式火箭筒依然还有种种问题,其精度和穿甲能力均不如原版,这也使得志愿军战士被迫到更近的距离才能发射。国庆上映的电影《志愿军存亡之战》中,就有一段志愿军战士向军工专家反映51式火箭筒距离一远弹道就容易飘的问题的片段,但是这款武器依然是志愿军打击美军装甲的有力武器,为抗美援朝的胜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武器装备#
巴祖卡在早期存在电池问题,使得它不得不把打火系统从电池打火改为用扳机操纵的磁力发电打火系统。为了防止擦枪走火,打火系统被纳入了可分解的电磁发电打火系统里。这样产生的最大变化是,发射筒被分成了两部分,而他们可以用卡口式接头附件相联合起来。这一改进使其变得更轻便,更适合空降部队携带。 最后,经过改装得到的两段式火箭筒是M9A1。然而,经过了这一长串的修改之后,M9A1竟长达61英寸(154.94厘米),重达14.3英磅(6.5公斤)。这样的话,它就从原先一个轻巧、方便的一次性武器转变为一个沉重、笨拙的复杂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