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在设计"东方红卫星"时,许多部件镶嵌有毛主席像章,导致卫星超重无法发射,但在那个“全国山河一片红"的年代,无人敢提出异议,可孙家栋借总理视察之机说了此事,总理却告诉他:“你们看一看,人民大会堂这么严肃的地方,也没有处处挂毛主席像章。”
(信息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2010.12.17“卫星之父”孙家栋:不做雄鸡,想做只驴(图))
1957年,美苏冷战的背景下,太空竞赛成为两国角力的新战场,苏联率先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1号,这一事件不仅震撼了世界,也深深触动了新生的中国。
同年11月,毛主席访问苏联,亲眼见证了苏联的航天科技成就,回国后便发出号召:“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这句话如同一声惊雷,点燃了中国航天梦的火种。
为了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中国科学院迅速成立了“581”小组,由“两弹一星”元勋钱学森担任组长,著名气象学家、地球物理学家赵九章担任副组长。
这支队伍汇聚了当时中国最顶尖的科研力量,肩负着自主研制人造卫星的重任,目标明确后,科学家们斗志昂扬,甚至在卫星还未成型时,就已为它取好了一个响亮的名字——“东方红一号”,寓意着新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
更值得一提的是,科学家们为这颗卫星设定了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目标:要让它在地球上用肉眼就能看到,以此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科研实力。
东方红一号的研制任务被拆解为两大部分,卫星本体和运载火箭,考虑到当时中国卫星技术几乎一片空白,火箭专家钱学森领导的运载火箭研发团队仅用两年时间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并在上海南汇成功试射,为卫星发射奠定了基础。
然而,卫星本体的研发却充满了挑战,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天有不测风云,在卫星研发的关键时刻,赵九章先生不幸去世,这无疑给整个团队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关键时刻,钱学森力荐年轻的孙家栋接任重任,孙家栋,这位原本学习土木工程专业的科学家,因缘际会进入航天领域,在钱学森的指导下参与了东风二号导弹的研发,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如今,他肩负起领导卫星研发的重担。
为了实现“肉眼可见”的目标,孙家栋和他的团队进行了无数次实验,最终,他们决定采用直径1米的72面球体结构,并将每个面打磨成不同的折光面,以便反射阳光,使卫星在地球上肉眼可见。
这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大胆的创新,此外,东方红一号的设计初衷并非用于实际应用,而是作为一颗纯粹的展示性卫星,其主要功能是将《东方红》乐曲传送到太空,向世界宣告中国航天时代的到来。
就在卫星即将完工之际,一个意料之外的问题出现了,卫星超重,原来,一些技工出于对毛主席的崇敬,在卫星内部镶嵌了多个毛主席像章。
这看似微小的举动,却导致卫星重量超出了设计标准,直接威胁到发射任务的成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没有人敢轻易移除这些像章,这使得问题变得更加棘手。
面对这一两难局面,钱学森和孙家栋决定向周总理汇报情况,周总理在听完汇报后,并没有直接下令,而是以人民大会堂为例,引导科学家们思考。
他指出,人民大会堂这么严肃的地方,也没有处处挂毛主席像章,这番话点醒了科学家们,也让他们意识到,科学的理性应该高于一切,在周总理的指示下,像章被移除,卫星恢复到正常重量。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搭载长征一号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当《东方红》的乐曲从太空传回地球时,举国欢腾。这颗重达173公斤的卫星,不仅是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也是当时世界上发射的最大的卫星,其重量甚至超过了此前美苏等国发射的所有卫星重量总和。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关键的一步,也为后续的航天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它不仅证明了中国具备独立研制和发射卫星的能力,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科技实力和决心。
在东方红一号的研制过程中,科学家们展现了高度的理性与坚持,周总理的冷静分析和果断决策,以及科学家们在政治压力下坚持科学原则的态度,都值得我们学习。
孙家栋等科学家在逆境中不断寻找突破,他们的创新精神和不懈努力,最终成就了东方红一号的成功。
东方红一号的研制历程也深刻地反映了科技发展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科学发展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任何脱离实际的热情都可能适得其反。在国家利益面前,个人情感需要服从大局。
东方红一号的成功,离不开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也离不开科研团队的精诚合作和不懈努力,这证明了在进行大型科研项目时,综合管理和协调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