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西村位于石家庄藁城区城西10公里处,属岗上镇所辖,南临307国道,北邻石黄公路,东邻内族村。周围商代文化层分布相当广泛,著名的“台西商代遗址”即坐落于此。
台西遗址所处区域,历史悠久,早在仰韶文化时期,该区域已有人类居住活动,商代中期,台西遗址已形成一定规模。
台西村有一商代古井(P17-18),井口直径2.95米,深5.9米,井底有用四层圆木搭成“井”字形的底盘,盘高0.82米,当时人们用绳纹灰陶罐取水。
1965年至1972年间,台西村民在西台南侧取土时,台西遗址被发现。197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组成考古队,对台西商代遗址进行发掘。
2006年5月25日,台西遗址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1965年发现以来,考古工作者曾几次调查、钻探,并于1973年组成了台西考古队,对这处以三个台疙瘩(北台、南台、西台)为中心、面积为10万平方米的古代遗址进行了发掘。
在揭露近2000平方米的范围中,发现了房子14座,水井两眼,窑穴(灰坑)133个,墓葬112座,获遗物3000余件。
比较出名的文物有铁韧铜钺(P15)、酿酒作坊遗址的残瓮,利用人工脱胶技术纺织的麻织品,石质砭镰(P16)等。
台西遗址出土玉石器三十五件(P1-13)。除了一些作为礼器的斧、钱、磐、戈以外,主要是装饰品,包括柄形饰、斧形坠、鸟形饰、笄、梯形饰、珠形饰、块、嵌饰、璜、圭形饰、马首形饰、人面形饰、马首形饰、人面形饰、锤形饰、钺形饰、长条饰、方形坠等。
其中在M14中发现一件石镰(P16),装在一件长方形漆盒内。据出土情况,有专家推测它不是一件普通的农具,而是医疗器械——“砭镰”。
早在1965年9月,社员在村西北半华里的“西台”南侧取土时,就发现过成组的商代青铜器和一件长达39厘米的大玉戈(P7-9)。
出土时已断为四段。体大而薄,全形如圭,通长39、内宽.63、中脊厚0.5厘米。援内之间无栏,内直而方,援作三角长条形,两侧刃薄锋利而锐,中部起脊,在内中有一直径为0.9厘米之圆孔。援、内分界处划刻出很细的斜方格网状条带纹一周。援之前上端有铜绿锈。
(文字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