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一块琮,老四弄成香薰,还刻了首诗

元月聊收藏 2024-10-31 08:18:16
玉神人纹三节琮 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 拍摄于故宫博物院 高6.8厘米、射径8.3厘米、孔径6.3厘米。 玉琮遍布鸡骨白沁,已看不出原玉质颜色。经盘玩后表面略带黄褐色。玉琮分三节,每节雕琢人面纹,人眼刻划双重眼圈,两侧出短直线或三角形眼角。冠帽及嘴部浮雕,冠帽阴刻平行直线,嘴部刻划长方形的螺旋纹。 此玉原为清宫旧藏,琮内壁阴刻乾隆四十三年(1778)所写的一首《咏汉玉辋头》御制诗:“所贵玉者以其英,章台白光照连城。辋头曰汉古于汉,入土出土沧桑更。鼌采全隐外发色,葆光祗穆内藴精。是谓去情得神独,昔之论画贻佳评。” 乾隆认为此玉是汉代贵族车輦抬竿上的饰件,名辋头。说明当时已不知琮为何物。乾隆帝不仅命人在内孔上刻琢诗文,还制作铜胎珐琅胆放在玉琮内孔,将其改制为香薰使用,珐琅胆上装饰同一首御制诗。 (注:以上介绍来自于故宫博物院官网)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