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吃饭不睡觉反而精神是什么原理? 人不吃饭、不睡觉却感觉“精神”,其实是一种

依秋聊趣 2024-10-31 12:21:58

人不吃饭不睡觉反而精神是什么原理? 人不吃饭、不睡觉却感觉“精神”,其实是一种身体和心理上的短暂错觉,主要源于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时的一些生理反应。 当人长期不吃饭或不睡觉时,身体会进入一种应激状态。为了应对能量不足和疲劳,大脑会刺激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这些激素会提升心跳、增加血流量,让人感觉更“兴奋”或“清醒”,但实际上这是一种身体在透支状态下的假性精神亢奋。 短时间内不进食,身体会通过分解肝糖原来提供葡萄糖以维持能量供应。 随着肝糖原消耗殆尽,身体会进一步分解脂肪和肌肉来获取能量。 这一过程会产生酮体,部分人对酮体的适应可能会导致一种暂时的“清醒感”,甚至略微兴奋。 生物钟在缺乏睡眠的情况下依然会发挥一定作用。 例如,通常到了白天或清晨,人体会产生“醒来的冲动”,由于褪黑素分泌减少,皮质醇分泌增加,人会短暂地感觉清醒。 即便熬夜,身体的生物钟仍然会尝试维持正常的昼夜节律,让人有“白天精神好”的错觉。 有时,人们会因为某种情绪(如兴奋、压力或紧张)而暂时忽略疲劳和饥饿。 这种现象在面临重要任务、危机时尤为明显,属于“兴奋剂效应”的一种。例如,考试前一天通宵复习,虽然生理上很疲劳,但精神上却感到兴奋甚至亢奋。 长期的疲惫状态可能导致多巴胺系统出现异常,产生一种“快感缺乏”的状态。 这时,大脑会通过少量多巴胺分泌来补偿,使人出现短暂的精神“亢奋”现象。 这是一种类似于“超负荷运转”后的反常状态。 虽然在不吃饭、不睡觉时,人们可能会短暂感到精神亢奋,但这是一种身体在透支下的假象,并不能持久。 长期缺乏睡眠和营养摄入会对大脑和身体产生严重的损害,包括认知功能下降、免疫力减弱等。 因此,偶尔这种情况可能无碍,但绝不能成为一种常态。

0 阅读:21
依秋聊趣

依秋聊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