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 60 年代,北海舰队政委之子刚放学,竟被同学不慎挤下楼梯。老师获讯后,赶忙送医并让医生为孩子包扎伤口。数日来,老师忐忑不安,而政委来信言:“孩子顽皮,给同志们添麻烦了。” 上世纪60年代,正值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的时期,国防和军队建设受到高度重视。在这一背景下,北海舰队政委丁秋生以其严谨的军事作风和深厚的家国情怀,成为当时人们尊敬的军队领导者。他的儿子丁一平,在这样一个父亲的影响下成长,承载着家庭的期望与责任。 丁秋生的性格严谨而温和,他不仅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也对家庭抱有深切的关爱。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家庭与事业往往难以兼顾,但丁秋生努力让孩子在爱的氛围中成长。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丁一平和同学们像往常一样走出教室,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孩子们在楼道里奔跑、嬉闹,尽情享受着放学后的自由。然而,就在这一刻,一场意外悄然发生。一个同学在玩耍时不慎撞向丁一平,导致他失去平衡,猛然从楼梯上摔了下去。周围的同学立即停下了动作,惊恐地围了过来。 丁一平在地上趴着,手臂传来一阵刺痛。几位同学迅速跑去老师的办公室,气喘吁吁地告诉老师发生了什么。老师们立刻组织起应急处理,几分钟后,丁一平被小心翼翼地抬到学校医务室。医务室里,医生正在忙碌,看到丁一平时,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迅速过来为他检查伤情。 “你怎么了?”医生关切地问道,丁一平抬头,看见白大褂的医生,嘴里忍不住说出:“我摔倒了,手好痛。”医生轻轻撩起他的袖子,发现他的手臂上有一道明显的红肿。经过简单的检查和处理,医生给丁一平包扎好伤口,并叮嘱他多休息,注意安全。 然而,老师们心中却始终无法平静。他们知道丁秋生是北海舰队的政委,面对孩子的受伤,他们的内心充满了忐忑与不安。于是,老师们决定写信给丁秋生,表达对事件的歉意,希望他能理解这一意外的发生。 几天后,丁一平的伤逐渐好转,虽然手臂依然有些不便,但他已经能够回到学校继续上课。班里的同学对他表示关心,有的甚至带来了自己喜欢的小零食,希望能让他开心。丁一平内心虽然感到欣慰,但还是隐隐约约感到些许的羞愧。他想起父亲对他常说的要诚实和负责任的话语,决定不让这次意外影响到自己的情绪。 与此同时,学校的老师们等待着丁秋生的回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悬着一根绳子。他们在教室里小声讨论着,猜测政委会如何回应。教室的窗外,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地面上,微风轻轻吹动着窗帘,给这紧张的气氛带来了一丝清凉。然而,老师们的心中却热得如同烈日下的操场,生怕丁秋生会因孩子受伤而对学校产生不满。 终于,丁秋生的回信送到了学校。老师们围在一起,面带紧张地打开信封,阅读着信中的内容。丁秋生的字迹工整清晰,简短却充满力量:“孩子调皮,给同志们添麻烦了。”老师们松了口气,这句话如同重担卸下,瞬间让整个教室的气氛变得轻松起来。 在这封信中,丁秋生没有指责学校或孩子,反而以一种宽容的态度面对这件小事。他的回应让老师们感受到了一种温暖的力量,他们不仅释然了心中的担忧,也从中看到了丁秋生作为父亲的智慧与包容。这种态度无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 丁一平也得知了父亲的回信。他在学校里,听同学们讨论起这件事,大家都认为丁秋生是一位非常开明的父亲。虽然丁一平还小,但他开始明白父亲的良苦用心。他在心中暗暗发誓,今后要更加小心,不让父亲为自己担心。同时,他也更加珍惜与同学们的友谊,努力在玩耍中注意安全,不再轻易让别人担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丁一平的伤势完全恢复,回到了操场上。他与同学们一起欢笑打闹,但内心却更加成熟了。丁秋生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教导孩子,让丁一平在不知不觉中吸收了家庭的教诲。这次意外不仅让丁一平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更让他体会到家人之间的关爱与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