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 年的一日,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裘锡圭,收到了一封信。这封信竟是由一位名为蔡伟的地摊小贩所写。裘锡圭看完信后,惊愕不已。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教育资源的不平衡仍然显著。高等教育的入学竞争愈加激烈,许多有才华的年轻人因家庭背景或学业成绩而被迫放弃求学梦想。在这样的背景下,蔡伟,一个出生于普通家庭的小摊贩,经历了人生的诸多波折。他的故事便是这一时代缩影。 蔡伟的学术兴趣从小便萌芽,但因高考失利而不得不踏入工厂的行列。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他始终未曾放弃对古文学的热爱。工作之余,他总是抽空阅读古书,手头的笔记本上满是他对古文字的研究和思考。随着工厂的倒闭,他选择了摆地摊以维持生计,但这并没有抹去他心中那份对知识的渴望。 1997年,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裘锡圭教授像往常一样走进复旦大学的校园。校园里的树木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苍翠,微风轻拂,带来一丝凉意。裘锡圭走向自己的办公室,心中却仍在琢磨他最近发表的论文《〈神乌赋〉初探》。他对文章中提到的“佐子”一词感到迷惑不解,心中总觉得缺少一个合适的解释。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助理敲响了门,递给他一封信。信的外观很简单,甚至有些褪色,显然是手写的。裘锡圭微微一愣,心中升起一丝好奇,打开信封后,他的眼睛迅速扫过信纸上的字句。信的内容令他大为震惊,这是一位名叫蔡伟的地摊小贩写来的信。 蔡伟在信中表达了对“佐子”一词的理解,他认为“佐子”应读作“嗟子”,并详细阐述了这个词在古文字中的使用情境及其含义。他的解释条理清晰,逻辑严谨,甚至引用了相关的古文例证。裘锡圭教授感到一阵惊喜,这位小摊贩的见解不仅出乎他的意料,更填补了他心中的空白。 裘锡圭放下信,心中对蔡伟充满了敬意。他迅速用手写了一封回信,邀请蔡伟进一步交流。接下来的日子里,信件频繁往来,裘锡圭和蔡伟之间的联系愈发紧密。每次收到蔡伟的来信,裘锡圭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读到信中的新见解。他开始感受到蔡伟对古文字的热爱,仿佛能透过那些简朴的字句看到他那炽热的追求与执着。 蔡伟的生活并不轻松。尽管如此,他始终未曾停止过对古书的研究。他的摊位位于繁忙的街道一隅,周围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和叫卖声。每天傍晚,当最后一位顾客离开后,他总是捧起一本旧书,在微弱的灯光下专心致志地阅读。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他甚至会到图书馆去借书,借不到心仪的书籍时,他就用手抄下来。这些字迹潦草的手抄本,成为了他学习的珍贵资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裘锡圭和蔡伟的书信交流愈加频繁,讨论的内容从古文字的解释扩展到更为广泛的学术问题。裘锡圭教授开始意识到,蔡伟不仅是一个有才华的小贩,他的学术潜力极其可观。每当裘锡圭收到蔡伟的信时,他都会认真审视其中的每一个观点,甚至在自己的研究中加以引用。 但是,裘锡圭教授也清楚地知道,蔡伟的现状决定了他在学术界的发展道路极其艰难。蔡伟对高等教育的向往并非空穴来风,他希望有一天能在古文字的领域中有所成就。然而,由于他基础薄弱,数学和英语成绩都不理想,曾经的梦想似乎无从实现。即便如此,蔡伟从未向命运低头,他始终在努力寻求提升自己的机会。 这时,蔡伟的妻子因病住院,家庭的经济负担让他不得不做出更多牺牲。他辞去了摆摊的工作,转行成为一名三轮车夫,日夜奔波于繁华的街市。骑着三轮车的他,在车流中穿梭,尽管工作更加辛苦,但心中那股对古文字的热爱始终未变。每当工作结束后,他总会挤出时间来阅读,努力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 得知蔡伟的处境后,北大年轻学者董珊主动与裘锡圭教授交流,希望能为蔡伟提供帮助。在教授们的支持下,复旦大学决定聘请蔡伟参与《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的编纂工作。这个消息传到蔡伟的耳中时,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好运。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与期待,激动得几乎整夜无法入睡。 终于,蔡伟走进了复旦大学的校门,融入了这个学术的氛围。他每天和博士生、教授们一起工作,耳濡目染之间,他的视野逐渐开阔。蔡伟的努力得到了教授们的认可,逐渐成为团队中的重要一员。教授们都在赞叹这个小摊贩的才华,认为他不应被埋没,应该继续深造。 在这个过程中,裘锡圭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开始联名推荐蔡伟攻读博士学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2009年,蔡伟如愿以偿地进入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了裘锡圭教授的学生。这个小摊贩的逆袭之路,不仅改变了他自己的人生轨迹,也为更多怀揣梦想的人提供了启示。 在攻读博士期间,蔡伟的学术成就逐步显现,毕业后他被安顺学院聘为老师,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教育梦想。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他继续在古文字领域深入研究,成为了这一领域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