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一河北老太太去世孙女花2800给她请了歌舞团,可孙女这一举动却是以德报怨,原来她是老太太买回来的,孙女说:“她当初买我花了2500,就权当还她的情了吧。” 【信源】杨妞花26年艰难回家路:父母伤心过度早逝,誓将人贩子绳之以法.光明网.2023-12-02 1990年代末,杨妞花被人拐跑,阴差阳错的被人贩子卖到了这里,本以为会生活的很幸福,可接下来的日子里,杨妞花过的日子简直“生不如死”! 原来老太太已经七十多岁,守着聋哑的儿子,生活本就举步维艰。在老一辈的观念里,儿子娶妻生子,传宗接代才是正途。聋哑儿子娶妻难,老奶奶心急如焚,攒下的积蓄是儿子未来娶媳妇的希望,也是她在这个世上唯一的依靠。 而就在这时候人贩子,将五岁的杨妞花强行带到老奶奶面前,谎称她是被遗弃的孩子。老奶奶动了恻隐之心,也或许是看到了儿子未来的希望,她掏空了所有积蓄2500元,买下了杨妞花。这笔钱,在当时农村,几乎是一个家庭的全部。 最开始那几年,杨妞花在这个陌生的家庭里小心翼翼地生活着。老奶奶对她尚算和善,或许是因为初见时的怜悯,或许是希望她能真正融入这个家庭。 然而,这种短暂的平静很快就被打破。老奶奶发现杨妞花依然保留着对原生家庭的记忆,她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变。她开始担心,自己用全部积蓄买来的女孩说不定那一天就会离开了,到时候岂不是人财两空。 时间一长,奶奶情绪越来越上头,这种担心逐渐演变成了控制和打骂。她经常在外人面前提起“2500元买来的”这件事,仿佛在不断强调杨妞花是属于她的“财产”。这背后,是根深蒂固的“买卖”观念,是那个时代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陋习的缩影。 老奶奶的内心世界,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挣扎的漩涡。她并非天生恶毒,只是被时代和环境裹挟,在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下,她倾尽所有为儿子寻找依靠,却选择了错误的方式。她对杨妞花的打骂,并非纯粹的恶意,而是源于内心的恐惧和不安全感。她害怕杨妞花离开,害怕失去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依靠。这种扭曲的“亲情”,像一把钝刀,慢慢地割裂着杨妞花幼小的心灵。 杨妞花渴望得到爱,渴望被接纳,但她得到的却是无尽的打骂和冷眼。老奶奶不允许她上学,害怕她有了知识就会离开。 十三岁那年,杨妞花被迫辍学,开始了漫长的打工生涯。她对老奶奶的感情是复杂的,既有怨恨,也有无奈,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亲情。她多希望老奶奶能像对待亲孙女一样疼爱她,哪怕只是一句简单的“我的宝贝孙女”,也能让她感受到一丝温暖。然而,这个简单的愿望,却始终未能实现。 聋哑的养父曾试图阻止这笔“交易”,但最终无力改变现实。他不会说话无法表达,只能默默承受着这一切。在杨妞花的成长过程中,他或许是唯一一个没有对她施加过暴力的人,但也无法给予她真正的父爱。 后来杨妞花长大了,独自一人在外打工,也逐渐理解了生活的残酷。老奶奶临终前的那句“你爱往哪里走就往哪里走吧”,这句话里,有无奈有不舍也有放手。或许,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老奶奶终于意识到,她对杨妞花的控制和束缚,最终也束缚了她自己。 老奶奶去世后,杨妞花用打工攒下的2800元,请来了歌舞团,为老奶奶送行。这2800元,比当初买她花的2500元多出300元。她说,这是两清了。这笔账,不仅仅是金钱的账,更是情感的账。她用这种方式,与过去告别,也与老奶奶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