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张爱萍上将拨通了新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中将的电话,开口说道:“

麒阁天下事 2024-10-31 19:39:38

1984年,张爱萍上将拨通了新疆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王恩茂中将的电话,开口说道:“老王,哈密瓜熟了吗?” (来源:张爱萍将军说“老王,哈密瓜熟了没有”到底是什么梗?) 1984年,春寒料峭,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却热火朝天。 川流不息的4月8日,长征三号火箭轰鸣发射,"东方红二号"乘着火光直冲天空。 这颗卫星,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期盼,也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这颗星星的故事,其实比我们知道得还要精彩得多! 第一部分:突破封锁,实现中国卫星通信梦 彼时,世界通信格局早已发生巨变。 早在1958年,美国就发射了第一颗通信卫星“斯科尔号”,宣告卫星通信时代的到来。 中国在通信领域的发展进度相对缓慢。 80年代初,国内通信主要依靠地面微波信号塔,这种方式不仅传输距离短,信号质量差,而且容易受到干扰,尤其在军事领域更是捉襟见肘。 女排比赛直播关键时刻信号中断、屏幕上无奈显示“卫星租用时间已到”的尴尬场景,更是深深刺痛了国人的自尊心。 我们需要摆脱对核心技术的依赖,努力自主突破。 意识到卫星通信的重要性,国家在1975年3月31日正式启动了代号“331”的卫星通信工程,目标是研制中国自己的通信卫星——“东方红二号”。 这绝非一条坦途。 八年磨一剑,科研人员经历了无数的挑战和挫折,终于在1983年初完成了卫星的研制工作。 卫星发射成功后,各种新的困难也接踵而至。 生活发射不久,“东方红二号”卫星上的电池出现了问题。 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监测到,电池温度直线上升,已经超过了设计安全的范围。 如果不能及时控制温度,电池很可能失效,导致卫星彻底瘫痪。 时间紧迫,情况万分危急,堪称一场“生死劫”。 作为卫星总设计师,孙家栋临危不乱,迅速组织技术人员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 为了降温,他们把所有能耗的设备都开了,还反复调整卫星的朝向,尽量减少太阳能电池板发电量,靠镉镍电池来提供更多能量。 这就像在钢丝上走,很容易就失去平衡。 最终,卫星温度得到了控制,为后续的修复争取了宝贵时间。 专家们模拟测试了很多次,最后发现当阳光直射卫星的时候,它的能源系统最稳定,温度也正常。 为了实现这个视角,需要稍微调整一下卫星的方向。 当时,调整卫星姿态需要经过繁琐的审批程序,时间根本来不及。 孙家栋毫不犹豫地在白纸上写下“再调5度”,指挥员马上操作实施了。 这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决定,也将会是正确的选择。 卫星最终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东方红二号”的成功发射和救助,不仅仅是一颗卫星的命运,更象征着中国航天事业的重大突破。 它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的国家,打破了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也为中国通信事业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1984年4月17日晚,昆明、乌鲁木齐等地的居民终于可以通过卫星信号实时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了。 而在此之前,他们需要等待整整7天才能看到同样的节目。 张爱萍,当时是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通过“东方红二号”卫星电话和身在新疆的王恩茂聊了起来。 张爱萍激动地扔下了事先准备好的讲稿,大声问道:“老王,哈密瓜熟了没有?” 王恩茂回答:“我这就派人给你送过去!” 这是有史以来首次跨越地区进行的卫星通话。 “东方红二号”的成功,是无数航天人呕心沥血的结晶,它体现了“两弹一星”精神的精髓——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 这种精神不仅在“东方红二号”的研制和发射过程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在后来的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中不断传承和发扬。 “东方红二号”成功发射,测控系统可谓功不可没! “东方红二号”比之前任何一颗卫星都更难控制和跟踪,因为它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 为了到达同步定点,卫星需要飞越60多万公里,这段旅程需要十多天才能完成。 这也意味着测控系统必须非常精准,并且能够实时追踪卫星位置。 当时,西安卫星测控中心面临着设备落后和技术封锁的双重困境。 那方面320计算机的电脑性能不怎么样,甚至外国专家也表示有点不足。 但中国航天人没有退缩,他们自主研发了155微波统一测控系统。 并通过软件优化,将两台“320”计算机和两台“717”计算机联网,最终成功完成了“东方红二号”的测控任务。 这两台立下汗马功劳的“320”计算机,后来被授予了“功勋计算机”的荣誉称号。 从“东方红二号”到后来的“神舟”系列飞船、嫦娥探月工程、天宫空间站,中国航天事业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航天人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挑战,创造出了许多让人惊叹的成就,让中国航天在世界舞台上越来越有声有色。

0 阅读: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