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电动汽车之父:当前国内电动汽车的发展过分依赖补贴 近日,被誉为“亚洲电动汽车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在接受采访时分享了他对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的独到见解。作为香港大学荣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杰出教授,以及香港首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和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陈清泉在电动汽车和智慧能源领域的研究卓有建树,为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早在20世纪80年代,陈清泉便投身于电动汽车的研究,立志推动中国成为电动汽车大国。如今,他的梦想已经实现。据统计,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已连续9年位居全球首位,2023年更是售出了950万辆新能源汽车,占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的60%以上。这一成就的背后,离不开陈清泉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 2023年3月,陈清泉荣获“感动中国2022年度人物”。颁奖词中赞誉他为“汽车曾经改变世界,而你要改变汽车。中国制造,今天车辙遍布世界,你是先行者,你是领航员。”陈清泉表示,科学家没有退休年龄,只要心脏还在跳动,就要尽己所能,造福全人类。 陈清泉的科研之路始于一个简单而宏大的梦想——造一辆不冒烟的汽车。他出生在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华侨家庭,从小接触汽车,目睹了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从那时起,他便立志要研发一种环保的交通工具。1953年,他考入北京矿业学院机电系,开始了与电机、电子相关的研究。后来,在香港大学任教期间,他正式开启了电动汽车的研究之路。 在他的带领下,研究团队在电动汽车领域取得了诸多突破。他们率先采用感应电机驱动电动汽车,并采用了新的异步电机数学模型,实现了在相当大范围内独立控制电机的转速和电机内磁场。这一控制系统不仅调速范围大,而且耐用性强,为电动汽车的普及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除了技术上的创新,陈清泉还非常注重产学研的结合。他牵头成立了世界电动车协会,将美洲、欧洲、亚洲的电动汽车行业联接起来,推动了全球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同时,他还积极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产品,造福人类。 面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陈清泉表示,虽然我国在电动汽车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然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他提出,当前国内电动汽车的发展过分依赖补贴,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等问题仍然需要解决。同时,他也看到了电动汽车产业的广阔前景和巨大潜力。 对于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陈清泉提出了“四网四流”的概念。他认为,汽车革命不能孤立进行,需要能源网、信息网、交通网、人文网等多个行业的协调发力。同时,他也在广州南沙建设零碳经济示范区,努力将“四网四流”概念变成现实。 在谈到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期望时,陈清泉表示,青年科技人员要用“六只眼睛”看世界,不断拓宽自己的眼界。要有前瞻性,看到前方别人看不到的东西;要吸取历史教训;要有整体的思想和全局的思维方法;要能够将科研成果落地;要关注西方科学的发展;同时也要关注东方国家的崛起。 如今,陈清泉已经87岁高龄,但他依然活跃在科研一线,为推动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的故事和成就,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