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集团前董事长季克良曾说,自己从工作到现在累计喝了2吨茅台。按照如今的市场价格,他所饮用的茅台酒,竟然高达300万元!你能想象,一个人在酒中的投入可以抵得上整套豪华车吗? 信息来源:凤凰财经--“茅台酒魂”季克良:周总理把茅台当感冒药喝2013年07月26日 你可能想不到,如今一瓶难求的茅台,曾经是个连大门都破破烂烂的小厂,年年亏损,员工都快跑路了。更想不到的是,力挽狂澜的竟然是个25岁的江西小伙。 这听起来像天方夜谭,但却是真实发生的故事。 在1964年的中国,经济环境艰辛,许多企业挣扎求生。这一年,无锡轻工业学院的毕业生季克良与他的妻子徐英,被分配到了地处偏远的贵州茅台酒厂。 他们从富饶的江南水乡搬迁到偏僻的贵州小镇,心理落差巨大。 从江西的家中出发,途经多趟火车与加班车,历经数日颠簸才抵达茅台镇。这个小镇地处偏僻,交通极不方便,资讯闭塞,与季克良心目中的大型工厂截然不同。 经历了一段曲折的旅程,他们终于找到了茅台酒厂,但所见之景令他震惊:厂房破败,荒草丛生,机械设备锈蚀严重,显现出一派凋敝的景象。 在茅台酒厂的背后,除了外表的衰落,更深层次的困境正等待着他们。 前一年,在第二届全国评酒大会上,茅台酒从昔日的榜首跌至第五,这对一向自视为“国酒”的茅台而言,是沉重的一击。酒质的下降导致生产量减少,销量低迷,酒厂年亏损高达惊人的84万。 甚至周总理都点名批评,并要求茅台酒厂进行紧急整改。在这样的背景下,年轻的季克良不得不面对这一混乱的局面。他面临的挑战是如何改善酒质,扭转现状,以及引领这个处于倒闭边缘的酒厂走向复苏。 季克良认识到,拯救茅台的关键在于根本性地提高酒的品质。 作为一名食品发酵专业的毕业生,他将注意力集中在了酵母菌的发酵过程,确信只有把握这个环节,才能酿造出优质的酒。他投身于酿酒车间,与资深酒师们同甘共苦,虚心请教传统的酿造技艺。 他每日品鉴各种酒,从中发现其他品牌的优点和茅台酒的不足。 茅台酒逐渐成为了他生活不可分割的部分。流传甚广的是,他一生品尝的茅台酒量达到了两吨之多,这并非夸大其词,而是他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与努力。 矢志不渝,茅台的醇香飘溢着工匠精神的升华,盛名之下销路却让人堪忧,曾经茅台酒的买家寥寥无几,销售途径基本靠特殊供给,市场影响力几乎为零。 曾几何时,门庭若市的景象早已成为过眼云烟。面对这样的销售瓶颈,季克良决不甘于坐以待毙。他听说山东秦池酒销售一空,便亲往取经。 在那人潮涌动的秦池门口,他目睹了销售盛况,受到了极大的触动。与秦池负责人深入交流后,他深刻认识到营销不可或缺的重要性。 “酒香不怕巷子深”已然过时,哪怕是极品美酒,默默无闻亦难觅买主。 季克良返回茅台后,立即着手搭建营销网络,摒弃了旧有的专供模式,大举进军民用消费市场。 他四处奔走,参与各类展会,在不同城市举办推广活动,让世人得以领略茅台的非凡魅力。季克良的不懈努力终于初见成效,更大的挑战正悄然临近。 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季克良未能幸免于难,被错误地扣上了“走资派”的帽子,发配至农村接受劳动改造。 三年间,他被迫离开了自己钟爱的酿酒事业,然而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将此作为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在乡野间,他广泛结交,拓展视野,也对白酒的酿造艺术与哲理有了更深层次的领悟。这段艰难岁月,对季克良而言,是一次地狱般的磨炼,亦是一次精神上的净化。 它不仅磨练了季克良的坚毅品格,同时也坚定了他对茅台酒美好未来的信仰。 70年代末,中国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的各个角落,也为茅台酒厂注入了新的活力。 季克良重新回到了酒厂,重拾重任。他带领团队总结过往经验教训,改革生产流程,不断追求品质的提升。 与此同时,季克良继续深化市场化策略,拓展销售网络,使得茅台酒得以普及到更多家庭。 在季克良的领导下,茅台酒厂的业务一路高歌猛进,产量和销量双双节节高升。 1991年,茅台酒的年产量首次突破了2000吨的标志性大关,标志着茅台酒厂已彻底摆脱了发展困境。 2001年,贵州茅台集团顺利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一跃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领头羊。季克良本人也从一名普通的技术人员,跻身成为一位备受尊敬的企业家。 季克良的一生,与茅台酒的命运紧紧相连。 他见证了茅台酒从低谷到巅峰的全过程,也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书写了中国白酒行业的传奇。 他不仅是一位酿酒大师,更是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企业家。他带领茅台酒厂走出困境,走向辉煌,也为中国白酒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17年,季克良辞去了茅台酒厂的所有职务,但他对茅台酒的热爱和奉献,将永远铭刻在人们心中。 “我这辈子大概喝了2吨茅台酒”,这句话,不仅是他对茅台酒的深情告白,更是他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匠心精神的最好诠释。
40多年只喝了2吨多酒,也只是4千多斤,一年一百多斤,一天三两,也只是每餐俩把酒,还不如大部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