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1973年,美国人拍摄的洛阳一拖,国营工厂的待遇,真是让人羡慕。 洛阳第一

陈志华观世 2024-11-01 17:17:54

这是1973年,美国人拍摄的洛阳一拖,国营工厂的待遇,真是让人羡慕。 洛阳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简称"一拖"。这个诞生于1955年的工厂,不仅是中国农机工业的先驱,更是新中国工业化进程的缩影。 1955年,在"一五计划"的背景下,156个重点项目中的洛阳一拖应运而生。 选址洛阳,不仅因为其远离边界、易守难攻的战略位置,更因为这里便利的交通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拖拉机厂,在当时的中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但是,在苏联的技术支持下,洛阳一拖迅速崛起,成为了新中国工业实力的象征。 1958年7月20日,第一台"东方红"拖拉机从生产线上缓缓驶下。这台拖拉机不仅仅是一件产品,更是中国人民摆脱"洋钉"束缚、实现工业自主的决心和能力的体现。从那时起,"东方红"这个名字就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国人的记忆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洛阳一拖的产品不断升级换代。从最初的东方红54到后来的东方红75,再到各种工程机械,洛阳一拖的产品线不断扩展,适应着中国农业和工业发展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洛阳一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军工生产。它的704分厂曾生产59-2A型主战坦克,为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洛阳一拖最辉煌的时期,工厂员工人数超过4万人,堪称一座小型城市。工厂为员工提供住房、教育、医疗等全方位的福利,形成了独特的"大锅饭"文化。 工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当时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普通工人每月工资在30到50元之间,而高级技工的工资甚至可以达到80元。 这在当时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工人的社会地位很高,"工人阶级"这个身份本身就是一种荣誉。在择偶市场上,一拖的工人也是香饽饽。 工厂的食堂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在那个物资并不丰富的年代,一拖的食堂却能提供各种丰富多样的菜品,让员工们吃得好、吃得饱。这种待遇在当时可是相当令人羡慕的。 1973年,一位名叫哈里森·福尔曼的外国摄影师来到了洛阳一拖。他的镜头捕捉到了工厂的方方面面:繁忙的生产线、专注工作的工人、整洁有序的厂区环境。这些照片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更传递出了工人们的自豪感和工厂的蓬勃生机。 在福尔曼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身着统一工装的男女工人们在一起工作的场景。大型立式车床等先进设备的应用,展示了洛阳一拖的技术实力。从零件制造到整机组装的完整生产线,体现了工厂的综合实力。 洛阳一拖的产品不仅在国内广受欢迎,还远销海外,包括东欧国家。它成为了中国工业走向世界的一个缩影,展示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洛阳一拖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市场经济的浪潮冲击着这个计划经济时代的典型代表。如何在新的环境中生存和发展,成为了摆在洛阳一拖面前的一道难题。 面对挑战,洛阳一拖选择了转型升级的道路。它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农用机械,而是将触角伸向新能源汽车、智能农业设备等新兴领域。创新驱动发展成为了洛阳一拖的新理念。 回顾洛阳一拖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中国工业史上的重要地位。"农机工业长子"的称号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洛阳一拖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家战略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如参与三线建设等。 洛阳一拖的故事,是中国工业化进程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中国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发展历程,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记忆和情感。虽然现在的洛阳一拖已经不再是当年的工业巨人,但它留下的印记永远不会被时间抹去。

5 阅读:15340

评论列表

影随心动陈曦

影随心动陈曦

67
2024-11-02 22:29

酱豆腐抹馒头,最多加点咸菜,就是一顿晚饭。食堂菜品丰富是给老外看的,当时的生活水平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面有数,目前的社会有赖于改革开放的功劳

用户10xxx18 回复 11-03 19:46
没有前期的基础,那来现在的成果。

炮打海 回复 11-03 16:42
去查一下四三计划,去查一下当时的国际环境,十个馒头的故事。

一棵小树

一棵小树

62
2024-11-03 04:39

那时候工人待遇相比农民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家前面的邻居天天吃吃喝喝,小时候第一次吃香蕉是在他家吃了一个,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字的水果,我们年龄差不多人家的小孩穿得很时尚很洋气,一看就是城里小孩。同人不同命。

用户5460好汉 回复 11-03 21:14
1955年7月18日,数百名沪籍援建者离开上海,踏上了前往洛阳的列车,这一去就是一辈子,本人叔叔就是其中之一,对于生活待遇客观的讲,改革开放前是非常艰苦的,而并不是文章描述的,至于为何就不用说了,过来人都知道,叔叔已经过世,他的子女业已在那里生根开花

可以哒 回复 用户5460好汉 11-04 10:35
致敬!为了祖国建设默默无闻的放弃大城市相对优越生活的人们。

江东离人

江东离人

45
2024-11-02 04:16

那个时候辣椒还没泛滥。

花开花落 回复 11-03 19:47
我2001年上大学之前几乎没吃过辣椒

鹏哥 回复 花开花落 11-03 20:07
城里人?农村的不是自己种吗

以后再说

以后再说

45
2024-11-03 11:11

看看女工裤子打补丁就知道真实历史了,鼓吹那个时代的非傻即坏

抱雪吟 回复 11-03 22:39
那时候确实有很多人温饱问题还没完全解决,但是与1949年前已经有了跨越式发展。工业、科技、国防、农业、矿业都得到了极大提升,今天的生活是从那时候一步步发展来的。今天如果没有庞大的化工产业,仅靠棉花,全国至少有一半人穿不上衣服。

用户14xxx61 回复 11-04 18:48
那个纯真的年代的人比你强多了

岁月静好

岁月静好

38
2024-11-03 21:11

那时候工人真是人上人,我姥爷拖拉机厂科研部门,我姥娘普通工人,80年代末那时我记事了,和我们家农村生活一个天上一个地下。那时他们家里住楼房 家里有冰箱彩电洗衣机照相机,吃的也好有肉有水果感觉和农村不是一个世界。住一段时间像是去了外星。我小时候的真实感受

岁月静好 回复 11-04 12:21
是有点假,因为我姥爷托人买的日本货,具体啥牌子不记得了

用户14xxx61 回复 11-04 18:45
80年代彩电很多,记得88年彩电都要票,3000一台20寸彩电

用户49xxx63

用户49xxx63

32
2024-11-02 23:22

看着还打着补丁,到眼里有光

99636 回复 11-03 13:18
一拖这么好的底子,厂子咋就没落了呢。

拉卡拉 回复 99636 11-04 15:12
是时代抛弃了一拖,现在国内拖拉机需求不大,其他车机都有细分的企业把持,想分得一杯羹也不容易。并不是一拖技术不行,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不行,就如它门口那辆老坦克,慢慢的被时代淘汰

涅槃的凤凰

涅槃的凤凰

31
2024-11-03 08:55

那时候能坐一回拖拉机都能出去显摆一圈,这是做拖拉机啊,那还了得。

大漠孤烟

大漠孤烟

28
2024-11-02 13:07

那时候就有胸罩了吗?

当任性遇上自负 回复 11-04 00:18
那时女同志一般穿女式背心,用布制月经带。

Joe c 回复 11-04 00:43
真是口罩,可洗折叠用很久的。真的穷。有外国人拍照要是胸罩会收起来的,那时候很保守。

用户73xxx93

用户73xxx93

26
2024-11-03 07:15

食堂这个太扯淡了,历史照片不能信,要是没经历过的年轻人真就会相信了。

黑牡丹

黑牡丹

25
2024-11-03 08:45

那时候虽然吃不饱穿不暖,但和现在比较,人们内心安稳

用户10xxx16 回复 11-04 06:27
你是怎么对比出来的?那个时候人们没有生存压力??

黑牡丹 回复 用户10xxx16 11-04 07:01
平时和长辈多聊聊天你就知道了

用户14xxx61

用户14xxx61

25
2024-11-03 12:39

那会儿的人瘦,主要是肉少,油水少,粮食够吃

用户14xxx61 回复 11-04 21:37
28-30斤

用户17xxx64 回复 用户14xxx61 11-04 22:05
这么多吗?

免贵姓王

免贵姓王

23
2024-11-02 17:31

这环境放在今天,连环评都过不了

彰润

彰润

23
2024-11-03 12:49

那个年代没有抽油烟机,最多有台工业电扇就了不得了,所以,厨房黑脏点是不可避免的

阳光

阳光

19
2024-11-03 05:46

厨房卫生有待提高!

用户13xxx57 回复 11-03 09:24
那会有得吃都不错了,还卫生呢

北极星 回复 11-03 11:32
那时没黑科技

天园地方

天园地方

16
2024-11-02 22:35

图6东方红55链轨车,汽油机带动柴油机启动。有时候冬天搞一天也启动不了柴油主机

用户20xxx36 回复 11-03 11:50
手拉启动汽油机,再带柴油机,柴油机启动不了,基本都是大泵的问题,天太冷时和油标号也有关系。

68ZQ15

68ZQ15

10
2024-11-04 12:54

那伙食就是摆给别人看的,我71年进国企,食堂里基本都是粗粮,鸡蛋根本看不到,有肉的菜偶尔有。

用户40xxx51

用户40xxx51

9
2024-11-03 19:30

只有年青人才相信

用户10xxx02

用户10xxx02

9
2024-11-03 12:51

主要是改革开放以来,川湘厨师走四方,千遍一律火锅烧烤麻辣汤。

多情的野花

多情的野花

9
2024-11-03 06:13

那些都是起步的时代,成果不易,不许魔龙拿来做威做耀。

洛北一粟

洛北一粟

7
2024-11-03 22:15

那个时候的拖拉机,三天两头的修!

达文西

达文西

7
2024-11-03 18:54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飞扬ญ์์์์์์์์์์์์์์์์

飞扬ญ์์์์์์์์์์์์์์์์

7
2024-11-04 09:50

88年老家林县的水库里面到处都是鱼 没有捕鱼的 也没有钓鱼的 每一次水库清淤 我们一群孩子都会去里面抓好多好多的鱼 拿到家里后家里大人却不会做 只能养着玩 然后慢慢扔掉 现在想一想仿佛过去了一个世纪[赞][赞][赞][赞][赞][赞]

空净悟 回复 用户14xxx61 11-04 22:52
这是你的认知我从小就吃鱼

用户14xxx61 回复 11-04 18:47
河南人不会做鱼,只会做面条,南方人会做鱼,所以不吃鱼的人基本上是不会做

丸子

丸子

7
2024-11-04 05:46

那时候农民吃的什么?

涪江子弟校

涪江子弟校

7
2024-11-02 22:35

一拖是洛阳还是内蒙呀,印象中洛阳是二拖,不知道对不对

追梦人 回复 11-03 13:56
从来没有洛阳一拖,只有中国一拖

123568 回复 追梦人 11-03 18:57
你个杠精,洛阳是地点,一拖是厂名,有问题?稍微知道点历史的都不会这样抬杠

用户11xxx04

用户11xxx04

6
2024-11-03 18:39

穷成这样,还高兴呢

用户10xxx08

用户10xxx08

5
2024-11-03 17:41

那个年代的人至少精神上是愉悦的,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

陈森

陈森

5
2024-11-04 08:24

现在珠三角的工厂伙食还没几十年前好

青衣醉依哥

青衣醉依哥

4
2024-11-03 08:09

👍👍👍👍👍👍

秦时明月

秦时明月

4
2024-11-03 22:24

任何人进入生产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用户10xxx92

用户10xxx92

4
2024-11-03 08:02

不思进取

坦荡

坦荡

4
2024-11-04 14:40

73年有彩照吗?

海阔天空

海阔天空

4
2024-11-03 21:29

比现在的国产拖拉机质量可靠多了

沉没的南极

沉没的南极

4
2024-11-03 19:48

那个时候的工人有时间吃饭!现在的工人,拉屎都得卡点!!

哥来看的

哥来看的

4
2024-11-03 09:13

让哪些拍年代剧的来好好看一下里面的服装穿着打扮,这照片里面的工人应该是当时全国过得比较好的了

别墅游艇翡翠珠宝钻石黄金金表

别墅游艇翡翠珠宝钻石黄金金表

4
2024-11-04 15:21

那个年代买来的机械质量你得碰

春去春又回

春去春又回

3
2024-11-03 17:02

OK

点脚乒乓

点脚乒乓

3
2024-11-03 20:43

这是外国人拍的

收破烂的老头儿会打羽毛球儿

收破烂的老头儿会打羽毛球儿

3
2024-11-03 21:25

拖拉机厂,化肥厂,气象局,地震局,都是军事单位

一米阳光

一米阳光

3
2024-11-03 18:26

缺个炮塔

白一根

白一根

3
2024-11-03 20:44

那时候工人地位高

凯瑞

凯瑞

3
2024-11-03 19:23

唉!没落的一拖,堂堂国企现状惨不忍睹。人家做三蹦子的时风都混的风生水起……

Billy

Billy

3
2024-11-04 13:00

我97年大三的时候去实习过

6666

6666

2
2024-11-03 16:15

苏联的一套,肯定玩儿完。

行者

行者

2
2024-11-03 16:10

东方红拖拉机的产地么?

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

2
2024-11-04 19:14

仿制一个型号的产品可以生产几十年的时代……

安娜布納爾的拾荒者

安娜布納爾的拾荒者

2
2024-11-03 19:59

我还看见了那时的民用的降落伞。

东海硫球

东海硫球

1
2024-11-03 21:59

手工作坊?美国🇺🇸记者拍下来发布难道不是对中国的歧视?

陈志华观世

陈志华观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