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15个日军被八路军堵在了窑洞中,可不管好说歹说,他们就是不愿意投降,这时八路军的领导却嘿嘿一笑:“不投降正好,直接埋了吧,还能省点子弹。” 1943年7月7日,山西崞县西头村的山坡上,一大群村民们正提着铁锹、镢头匆匆赶路,他们脸上满是兴奋与激动的神情,这样的神情那个全民抗战的年代,是极为少见的。 一位老大爷大声喊着:“快点啊,今天可不能落后了,去晚了就轮不上动手了!”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兴奋地往山坡奔去,似乎今天有特别的事情要做。 那天正是卢沟桥事变的六周年纪念日,在日本侵略者的长期压迫下,西头村的村民们早已忍受了太多苦难:土地被夺走,家人被杀害,生活困苦而艰难,满腔的愤怒和无奈无处发泄。 也刚好是这天,当地驻守的十九团成功打退了一支试图偷袭的日军队伍,给了村民们复仇的机会,团长曾美和县委当机立断,决定召开一场胜利大会,既是对胜利的庆祝,也是为了激励民众的抗日信心。 胜利大会在村中广场上进行得如火如荼,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听着战士们讲述打退日军的过程,士气高涨。 然而就在大会进行时,一支不知死活的日军小队,竟想用八路军的招数打八路军,他们借着村庄的掩护,悄悄接近广场,企图发动一次突袭。 曾美的警觉性很高,早在大会开始之前就派人留意四周的动静,迅速察觉到了敌情。他毫不犹豫地中止大会,立即指挥群众撤离,并迅速组织部队占据有利位置,派出侦查员掌握敌人的详细动向。 摸清敌人几斤几两后,曾美也信心满满地下达了包抄歼敌的命令,因为小日子的部队一共就几十个人,他就让一支小队凭着地形的熟悉,摸到他们屁股后面去,并指挥正面部队正面牵制,逐步合围。 随着一声响亮的号令响起,山谷中瞬间响起激烈的交战声,敌军受到了从未有过的猛烈打击,措手不及地溃败,有的当场被击毙,有的则仓皇逃散,可其中十五名日军和几名伪军逃进了村边的一处窑洞,打算依托地形据守,等待增援的到来。 面对此情况,曾美考虑到窑洞地形的复杂和内部有水源的情况,深知强攻势必会造成我军的重大伤亡,他派兵将窑洞围住,并通过翻译劝降,希望能用最小的代价迫使敌人放下武器。 没想到窑洞里的小日子们硬的很,好说歹说就是不听,甚至还在我们喊话的时候往外射了几枪,多少是有点冥顽不灵了。 但优势在我,曾美就带着战士们在洞口和他们熬着,到了第二天下午时分,窑洞里的伪军和翻译,再也顶不住这种煎熬了,不顾日军的威胁相继走出投降,但十五名日军依然不肯屈服。 曾美也失去了最后的耐心,因为再这样傻傻等下去,日军的大部队可能会趁着天黑摸过来,那到时候就是得不偿失了。 我军几次尝试向窑洞中投掷手榴弹,但由于地形原因未能完全起到效果,敌人的抵抗始终未能被彻底压制。局面陷入了僵持。 曾美望着高坡和洞口,突然想到了一个妙计,既然他们死都不投降,那干脆埋了得了,又省子弹又省时间,虽然自己从来没这么干过,但应该也可行。 这个提议得到了县委领导和士兵们的一致赞同,而村民们听说后更是兴奋不已,纷纷主动请缨,毕竟,他们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已经压抑了太久,今天终于有机会亲手参与报仇雪恨,怎能错过这个机会? 消息很快在村中传开,村民们从家中拿来各种工具,急匆匆赶往窑洞,有人抬来了大石头,有人拿来了铲子,大家齐心协力,一起开始动工。 曾美再次通过翻译向窑洞内的敌人喊话,询问他们是否愿意投降,但敌人仍然抱着侥幸心理,拒绝屈服,曾美于是下令开始填埋,村民们热情高涨,挥舞着铁锹,往窑洞口填土、推石,彻底将洞口封死。 随着石头和泥土的堆积,窑洞中的日军逐渐意识到了危机,终于有人开始向外求饶,试图投降,但愤怒的村民们根本不再理会,他们心中积压的怒火早已不可抑制,手上的动作更是毫不犹豫。 对他们来说,这些年所遭受的苦难和亲人的死去,正是眼前这些侵略者造成的,现在终于能够亲手复仇,没有人会停下手中的铁锹。 曾美在整个过程中,都只是面无表情地看着人民发泄,他没有觉得良心受到谴责,毕竟鬼子们干的坏事实在是太多了。 对他而言,这些顽固的日军即使被俘虏,也未必能提供有价值的情报,而放过他们更是对死去同胞的不公。在这种情况下,顺应民心是最好的选择。 最终窑洞被彻底填平,十五名日军全部死于洞中,这一胜利不仅是军事上的成功,更是对西头村百姓的一次精神上发泄和鼓舞。 多年来,村民们饱受侵略者的欺凌与压迫,而这一天,他们终于以自己的方式发泄出了心中的仇恨,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胜利。 这次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十九团的士气,曾美也因此受到了组织的表彰。 曾美本是周恩来领导下的参谋,参加过多次重大战役,建国后被授予少将军衔,为新中国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老爷子到了2015年,才因为疾病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101岁。 大家还有什么想说的,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信息来源:河北新闻网——《追忆我的父亲——抗日老战士曾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