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一大妈,将自己200多万的房产过户给了继子,原本寄望自己年老之后

蕴藏冬夏啥 2024-11-01 19:24:17

2013年,北京一大妈,将自己200多万的房产过户给了继子,原本寄望自己年老之后,继子能够承担起赡养的责任。然而,继子夫妇不仅拿走了老人的全部身家,还对老人不闻不问。老人心寒至极,报警取回证件,随后又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继子归还房屋。法院判了! 晚年岁月本应是人生的温暖港湾,却有人在此时遭遇寒冬。马凤娟(化名)就是这样一位不幸的老人。 马凤娟今年已经78岁高龄,住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套老旧小区里。每天清晨,她都会坐在门口的小板凳上,眼巴巴地望着楼道口,期待有人能给她送来一份热腾腾的早餐。可惜,这样的期待总是落空,留给她的只有无尽的失望和孤独。 回顾马凤娟的人生,她曾经历过一次婚姻的失败。在50岁那年,她遇到了同样离异的老赵,两人惺惺相惜,决定携手共度余生。 老赵有一个儿子小赵,当时已经成年。马凤娟虽然没有亲生子女,但她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在了这个继子身上,视如己出。 在马凤娟和老赵组建新家庭的头几年里,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小赵和他的妻子小李经常来看望二老,逢年过节更是少不了团圆饭。 马凤娟总是精心准备各种美味佳肴,看着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她的内心充满了幸福和满足。 2013年的一个周末,马凤娟和老赵又一次邀请小赵夫妇来家里吃饭。饭桌上,老赵突然提出了一个想法:"我和你马阿姨都老了,这套房子以后就留给你吧。" 马凤娟听后也连连点头,她觉得把房子给小赵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小赵夫妇听了这番话,脸上露出惊喜的表情,连声道谢。 就这样,在一顿家常便饭中,马凤娟和老赵做出了将房产赠与小赵的决定。不久后,他们找到一位律师,签订了相关的合同。 在签署的法律文书上,房屋的交易价格被明确标注为100万元。然而,这个数字仅仅是表面文章,实际上小赵并未向马凤娟支付任何款项。其背后的真实意图,是通过伪装成房屋买卖的方式来规避高额的赠与税。 在房产过户后的最初几年,小赵夫妇对马凤娟和老赵的态度依旧热情。他们经常来看望二老,节假日也会带着二老出去旅游。 马凤娟觉得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心里美滋滋的。她常常跟邻居们炫耀:"我们家小赵真是个好孩子,对我们老两口可孝顺了。" 然而,好景不长。2016年,老赵因病去世,这个家庭的平衡被打破了。小赵夫妇来看望马凤娟的次数逐渐减少,电话也越来越少。 起初,马凤娟以为是小赵工作忙,没有多想。但随着时间推移,她渐渐感受到了冷漠。 2018年春节,马凤娟独自一人在家度过,小赵夫妇只是在除夕夜打了个简短的电话,连拜年都敷衍了事。这让马凤娟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她还是安慰自己,也许是小赵有事耽搁了。 不幸的是,马凤娟的处境并没有好转。2019年夏天,她不慎摔倒,导致髋部骨折。 在住院期间,她满怀期待地等着小赵来照顾她,可小赵夫妇只是匆匆来看了一眼,留下一些水果就走了。之后的一个多月里,马凤娟独自一人在医院躺着,连最基本的生活照料都成了问题。 出院后,马凤娟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生活难以自理。她多次给小赵打电话求助,但得到的回应总是"工作忙"、"没时间"。 有一次,马凤娟实在撑不住了,给小赵发了条短信:"儿啊,妈没吃的了,你能不能送点饭来?"等了一整天,她才收到一条冷冰冰的回复:"您自己叫外卖吧。" 这一刻,马凤娟彻底崩溃了。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曾经疼爱有加的继子,如今已经把她当成了一个累赘。 回想起当初将房子赠与小赵的场景,马凤娟懊悔不已。她开始后悔自己的决定,觉得是自己亲手葬送了晚年的幸福。 在山穷水尽之际,马凤娟萌生了寻求法律援助的念头。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了一位经验丰富的律师。 当律师听完马凤娟的遭遇后,不禁为这位老人的处境感到心痛。出于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职业道德的驱使,律师毅然决定无偿接下这个案子。 2020年伊始,在律师的协助下,马凤娟正式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多年前的房产赠与行为。 她的诉求基于一个核心观点:当初将房产赠与小赵,是建立在小赵会尽孝道、照顾她晚年生活的默契之上的。然而,小赵不仅没有履行这一道德义务,反而将她置之不理,使她陷入了困境。 案件审理过程中,法庭仔细查看了当年的存量房屋买卖合同,发现合同中并未明确约定赡养义务。 这似乎对马凤娟不利。但是,法官考虑到马凤娟的实际困境,以及赠与行为的背景和初衷,最终做出了支持马凤娟诉求的判决。 (来源:北京第三中级人民法院)

0 阅读: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