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出自 《孟子·尽心上》,原文是“扬子取为我,把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这句话的本意是指如果一个人不为自己的利益考虑,就会失去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最终会走向灭亡。孟子认为,人应该既为自己考虑,也为他人考虑,这样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此外,这句话也出现在《佛说十善业道经》中,其含义有所不同。佛家认为“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中的“为己”是指遵循道德法则,淡泊名利,超脱物外。佛家强调的是通过修养自身来避免灾祸,而非追求私利。 从以上论述可见,这句话有其合理的成分,古人的认知,以及佛教的本意,都很有道理。本人认为,“为己”是人的本性,每个人都有私心,不管我们怎么宣传、如何宣扬“大公无私”,说可以,做到难,从来没有一个人一点私心杂念都没有的,普天之下,有谁做到了呢? 私心是人与生俱来的,乃本性所致,就如同生下来就会吃奶一样,不会吃奶就饿死了。就比如,一个还不会说话、一岁的小孩,你给予的东西,一般是要不回来的,尤其是吃的,这是为什么?与生俱来的私心呀! 有私心,很正常,但在我们这个国度,乃至大多数国家,倡导公私分明,先公后私,乃至要求无私。“大公无私”这种观点,从根本上讲,不合逻辑,也确实难做到。当然,在很多特定的环境下,我们有很多人不但做到了,甚至舍己为人,这都是存在的。但你不能说,做到的人他(她)就无私心,这是两个概念,做到并不等于无私心,切记私心永远是去不掉的,你不承认也没关系,“大公无私”之存在,只能是针对特定环境下的某件事,但你不能否认人的私心。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句话,出自 《孟子·尽心上》,原文是“扬子取为我,把一毛
语林随心生活
2024-11-02 08:52:2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