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 年,德国一位 63 岁、连面包都买不起的老人,竟突然收到一封来自中国的信封,封面上还印着“中国南京”四个大字,里面竟是 2000 美元,老人看到后瞬间泪如雨下。 1937年12月,日军入侵南京,整个城市陷入一片血腥与恐惧之中。在接下来的50天里,数十万无辜平民遭到屠杀,南京成为人间地狱。面对这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站了出来。他于1882年出生在德国汉堡,少年时父亲去世,家庭经济困窘。他克服重重困难,最终成为西门子公司驻华的会计,深入了解了中国文化并深感同情。 拉贝于1911年来到中国,逐渐在南京扎下根。在1937年,他联合其他外国人士成立国际安全委员会,致力于保护难民。在这段时间,他用自己的力量为25万名中国人提供庇护,冒着生命危险与日军交涉,尽可能地阻止暴行。他的日记记录了这段惨痛历史,并成为后人揭露战争罪行的重要证据。 1937年冬天,南京的街道上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恐惧。日军的铁蹄如同死亡的阴影,笼罩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拉贝站在他的办公室窗前,目睹着日军的暴行。他的手中握着笔,眼前是他为难民们撰写的求助信,他心中燃起一丝希望,尽管外面的世界似乎已经崩溃。 他清晰地记得那一天,一个全副武装的日本士兵闯入难民区,肆意挑衅。拉贝当时正在为难民分发食物,看到这一幕,他立刻冲了过去。难民们的呼喊声撕裂了空气,他的心脏狂跳不已,但他没有退缩。他奔跑着,冲向那个士兵,声音洪亮地叫道:“住手!你没有权利伤害他们!”这声怒吼瞬间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大家都停下了手中的事情,目光聚焦在这个西方人的身上。 士兵愣了一下,似乎没有想到会有人敢于反抗。然而,他很快恢复了冷酷,手中的枪指向拉贝。拉贝毫不畏惧,继续用德语大声指责士兵的行为。在这个血腥的环境中,他的声音犹如一束光,刺破了绝望的阴霾。士兵面露犹豫,最终在拉贝的坚持下退回了围墙外。周围的难民们爆发出一阵欢呼,感激的泪水在她们的脸庞流淌。 随着难民人数的不断增加,拉贝不得不腾出自己的住所,为他们提供庇护。他的家本来就不算宽敞,几间简陋的房间被挤得满满当当,几乎没有私人的空间。他的卧室被临时隔出一块,用作小小的避难所。每天,他都要从有限的储备中拿出一些米和面包,分享给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他的家人时常感到无奈,但拉贝坚定地认为,这些人更需要帮助。 与此同时,拉贝还积极与其他国际人士合作。他与外国商人、传教士们一起成立了国际安全委员会,努力协调资源,确保难民的基本生存条件。在这个小组的会议上,大家各自分享信息与资源,讨论如何进一步保护这些无辜的生命。拉贝的领导能力让人刮目相看,他组织募捐,为难民们购买粮食、药品和饮用水。每次会议结束,拉贝都会独自留下来,整理捐款和物资,确保每一份帮助能够准确送到需要的人手中。 在那些绝望的日子里,拉贝每天都要面对愤怒、悲伤和绝望。他看到无数家庭被撕裂,亲人间的离散令他心痛。然而,他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他知道,眼下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护更多的人。他甚至多次前往日本领事馆,面临着日军的压力与威胁,强烈抗议他们的行为,希望能够为难民争取一些生存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拉贝的努力逐渐显现成效。虽然他个人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差,但他从未考虑过放弃。每当他看到难民们得到庇护,孩子们能够安然入睡,心中便会升起一丝安慰。他的日记成了这段历史的见证,文字记录下了他所目睹的一切,成为后人了解南京大屠杀的重要资料。 日军的暴行虽然暂时被压制,但拉贝清楚,这种情况无法持久。随着难民区的不断扩大,拉贝需要更多的资源来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他奔走于各大机构之间,寻求更多的支持,尽管这需要他面对日军的无情与压迫。在这个过程中,他的勇气与坚韧感染了许多人,国际安全委员会逐渐成为一个象征,代表着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与对暴行的抗争。 最终,在无数人的努力下,拉贝成功保护了25万中国难民。在战争的阴霾中,他的身影如同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希望的心灵。尽管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拉贝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这段悲惨历史的光辉之中。 1948年,拉贝的境遇逐渐为外界知晓,特别是南京人民。南京市长沈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拉贝的困境,便决定行动起来。短短几天内,南京市民纷纷捐款,累计金额达2000美元。更有南京市政府定期寄去食品与生活用品,以报答拉贝当年的恩情。 尽管受到南京人民的热情邀请,拉贝最终选择了婉拒。他明白自己已年迈,不愿给他人带来负担。1950年,拉贝在德国去世,南京政府为其墓地支付了近50年的租金,直到最后与德国政府交涉,成功将他的墓碑运回南京,安葬于此。 拉贝不仅是一个为人类尊严而战的好人,更是中德友谊的象征。南京人以实际行动铭记这位“洋菩萨”,让他的精神得以永存,证明了人性在最黑暗的时刻仍能闪耀光芒。
受人滴水之恩,须以涌泉相报。在国人危难之际,对我们提供过帮助的,中国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