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张治中来到中南海找到毛主席,指着“红地五星旗”,坚定地说:“在国旗上画一道杠,有把国土一分为二之嫌。” (来源:人民网:子女忆张治中:选国旗时不同意毛主席“填横杠”) 1949年7月。 新中国即将成立,方方面面都要准备,国旗自然也不能少。 人民政协筹备会发出号召,向全国征集国旗、国徽和国歌。 各路神仙各显神通,设计师、艺术家、普通老百姓,都摩拳擦掌,想在这个历史时刻留下自己的印记。 其中,一位叫曾联松的年轻人格外引人注目。 他曾是现代经济通讯社的秘书,一个听起来很高端,实际上很神秘的机构,据说跟地下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解放后,曾联松想重新入党,但组织需要时间调查,这让他内心焦灼,一心想通过实际行动证明自己。 设计国旗,成了他“曲线救国”的机会。 盛夏的上海,闷热难耐。 曾联松蜗居在华山路附近一处简陋的板房里,对着图纸苦思冥想。 白天,他是上海市供销合作总社调研科的副科长;晚上,他化身国旗设计师,在小阁楼里挑灯夜战。 他最初的主意很简单:红色象征革命,五角星代表共产党,大五角星里加镰刀和斧头,感觉很棒! 再加上四颗小五角星,环绕在周围,代表其他阶级,大家团结在党的周围,就齐活了! 这个方案,就是后来的“初选第十一号”。 曾联松的方案虽然有想法,但问题也不少。 首先,大五角星加小五角星的设计,跟美国国旗和国民党时期的中华民国国旗都有点像,撞衫不可怕,谁丑谁尴尬。 其次,镰刀斧头又让人联想到苏联国旗,山寨感十足。 同时,各种新的设计思路也不断涌现。 郭沫若大佬随手画了个红旗加一颗星加两条横杠的设计,虽然简单粗暴,但意外地得到了不少人的支持。 毛泽东主席也看中了类似的方案,但觉得横杠把革命阶级“切割”了,不太吉利,于是提议把横杠改短一点。 正当大家为国旗设计争论不休时,一位重量级人物站了出来,他就是原国民党高官张治中。 在一次宴请国民党起义将领的饭局上,张治中直接当着毛泽东的面,批评了“一颗星加一条横杠”的设计。 他说,这横杠看着像把国家和革命给分裂了,而且用它来代表黄河也太牵强,老百姓会觉得像孙悟空的金箍棒。 张治中的这番话,可谓是醍醐灌顶,让很多人开始重新思考国旗的象征意义。 眼看国旗方案陷入僵局,周恩来总理站了出来。 他慧眼识珠,注意到了曾联松的设计,并把它推荐给了毛泽东。 周恩来认为,曾联松的方案简洁明了,既体现了革命和团结,又避免了与其他国家国旗雷同的尴尬。 当然,曾联松的原版设计也需要做一些小调整。 镰刀斧头必须去掉,四颗小五角星的含义也要改。 不能再代表“小资产阶级、中等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其他民主人士”。 得跟毛主席的“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对上号,于是改成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人民政协会议召开,国旗方案终于要揭晓了。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表决,曾联松的方案脱颖而出,并正式命名为“五星红旗”。 那一刻,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历史迎来了新篇章。 值得一提的是,“五星红旗”这个名字,并不是曾联松起的,而是在政协会议上,由一位代表灵机一动,脱口而出的。 这可能是偶然,也可能是命中注定。 五星红旗的诞生,并非一帆风顺。 它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和智慧。 从最初的“初选第十一号”,到最终的“五星红旗”,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推敲,每一个图案都承载着深刻的寓意。 这不仅是一面国旗的设计,还涉及到国家形象和民族认同的塑造。 它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人们对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的思考和期待。 五星红旗已经飘扬了七十多年了。 它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这不仅仅是一面国旗,它代表了一个国家,也是全体国民的骄傲。 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守护这面国旗,传承它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面国旗凝聚了无数先辈的努力,也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希望和梦想。 五星红旗,不只是一面红布,它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是大家共同的标识。 它代表着我们共同的记忆,共同的奋斗,共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