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一位仅44岁的中年男人在多伦多的高速桥上跳桥身亡,而当人们得知他的身

明博谈旧事 2024-11-03 18:35:52

2006年,一位仅44岁的中年男人在多伦多的高速桥上跳桥身亡,而当人们得知他的身份后更是感到震惊,他就是曾经的清华大学副教授,如今却在加拿大成为了一名油漆工的华裔核物理博士蒋国兵。 1962年,蒋国兵出生于湖北省荆门市的一个贫寒农村家庭,在那个物质匮乏、信息闭塞的年代,农村孩子想要摆脱命运的枷锁,唯有通过读书这条路,蒋国兵自幼便深知这一点,因此,他比同龄人更加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也更加刻苦努力。 童年时期的蒋国兵,生活虽然艰苦,但苦难却磨砺了他的意志,坚定了他出人头地的决心,夏夜,蚊虫叮咬,他为了不耽误学习,索性穿上长裤长褂,双脚泡在盛满水的木桶中,以此驱散蚊虫的侵扰,这份坚韧和毅力,让他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 15岁那年,蒋国兵首次参加物理竞赛,便一举夺得全荆州地区的第一名字,这份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努力的肯定,更是对他天赋的认可,在那个没有培训班、没有良好教育资源的环境下,蒋国兵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实属不易,他的聪慧和刻苦,让他在求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坚定。 1979年,高考的号角吹响,蒋国兵以401分的高分,斩获湖北省理科状元,成功迈入清华大学的殿堂,攻读核物理专业,这一消息,如同春风拂过荆门大地,让整个家乡为之欢腾,县里的领导亲自登门祝贺,蒋国兵也因此成为全村的希望、全县的骄傲。 在清华大学的日子里,蒋国兵如鱼得水,尽情地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物理系高手如云,但蒋国兵却凭借其罕见的物理天赋和超越常人的努力,脱颖而出,本科毕业后,他成功获得全班仅有的两个硕士名额之一,继续深造。 从此,蒋国兵一头扎进核物理领域,潜心钻研,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他的许多见解,往往让导师都惊喜不已,当时,我国正筹建大亚湾核电站,急需物理领域的人才,蒋国兵凭借其出色的表现,得以留校任教,并在核电仪表领域屡建奇功。 国家没有亏待这位杰出的青年才俊,不仅破格提拔他做了副教授,还为他提供了公费留学的机会。 这一年,蒋国兵年仅31岁,创下了清华大学晋升最快的一个记录,然而,正是这次赴普渡大学的公费留学,成为了他人生轨迹的转折点。 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物质生活相对“清贫”,花花世界的刺激,让蒋国兵在是否归国的选择上,产生了动摇。 与他一同出国的妻子,更是坚定地选择了前者,于是,在普渡大学获得核物理博士学位后,虽然蒋国兵短暂地回到了清华,但在妻子的催促下,他还是毅然辞去了清华大学的职位,决定与妻子卢彩蓉一起移民成本较低的加拿大。 然而,现实却给了蒋国兵一记沉重的打击,加拿大本身并无能力发展核工业,蒋国兵自然无法找到对口的工作,此外,他还发现,外国的月亮并没有那么圆。 加拿大其实并不真正需要高技术移民,他们更需要的是低级劳动者和移民带来的资金,在这种现实下,蒋国兵和妻子及两个孩子,只能挤在多伦多一个小镇的破旧小屋内,靠着妻子做会计的微薄收入度日。 面对如此困境,蒋国兵并没有放弃,他天真地认为,是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原因,让他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于是,他再次发挥学霸的本质,选择在加拿大顶尖名校多伦多大学攻读更受市场欢迎的化学博士,然而,现实再次给了他狠狠的一击。当他满怀希望地再次开始四处求职时,简历却如同石沉大海,杳无音信。 这时候,蒋国兵终于明白,加拿大之所以对外宣称喜欢高学历的移民,是因为他们认为高学历人的后代犯罪率比较低,而不是这个社会有合适的位置给高学历者,这份残酷的现实,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 为了孩子、为了家庭、也为了生存,蒋国兵不得不放下天之骄子的身段,选择做了一名又脏又累的油漆工,每个月拿着3000元的工资,在白人雇主的责骂中苟且偷生,这种巨大的心理落差和现实生活的不如意,让他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2006年7月的一个清晨,在多伦多的401高速公路立交桥上,蒋国兵选择了一跃而下,这一年,他年仅44岁,两个孩子分别是14岁和2岁,他的离世,不仅带走了几十年苦苦积累的满腹经纶,更留下了无尽的遗憾和思考。

0 阅读: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