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法按照博主说的,在四点之前去到芦苇海。只要放弃诺日朗瀑布,也勉强可以看到四点半的。
但是17岁的时候,不就是被诺日朗瀑布种草了九寨沟,然后心心念念十几年吗?所以该看的还是要看。
于是,又在疲惫和高反的双重刺激下,短短一百米也是很累了。不过,想看的溪流景观,在这里又让人看个够了。
诺日朗人山人海,近距离拍照不可能,又边走边看,来到了末端。这里水花四溅,摔碎的水花汇成一条冰蓝色的小河,送着即将离开九寨沟的人快步前行。
走在这仿佛没有尽头的河边,又感觉弥补了没有去看喀纳斯河的遗憾。就好像花着看贵阳花溪那种傻瓜程度,就看到了新疆遥远的秘境深处。
这里也有休息椅子。缓解快断的腰,再喝几口可乐缓解不适。满目是一波又一波赶着搭车出景区的人。四点多,山里的阳光已经移到山顶。山涧也粘上了送客的氛围。可是平日里,明明这个点,我还没下班呢,还在疯狂地改作业的,怎么九寨沟的时光就要结束了?
坐上此趟蕞挤的观光车。原来一大批人也并没有要出景区。大伙在树正海群下车了,这才得以有座位,直奔一个不去心不死的芦苇海。
因为山里有了夜的气息,所以只好走捷径。从盆景滩过去。
看到不少人在芦苇海的栈道上席地而坐,面对干枯的芦苇,背对如潮的人流,坐在这里想静静的年轻人,大概爱的是芦苇海颜色的幽静吧。没有奔流的姿态,玻璃绿的它确实因为小众出圈而变得大众。
人山人海的抢机位,跟我们在象鼻山抢着和“鼻子”合照的激烈程度差不多。
因为没了阳光,横拍竖排其实都一样,这时多亏了有两只鸭子(鸳鸯?)在看似缓慢的水中飞快地顺流而下,风景才有了别样的生动。原来,静水不静。年轻人想要的慢,这里并不真实存在。
有人说,走回头路浪费。我觉得走回头路也可以放下心来好好欣赏来时路。毕竟去的时候赶时间,回来就无所谓了。
看到了芦苇海有很多地震后的痕迹,比如对岸成了废墟的步道,还有坍塌后露出岩体的山。
在盆景滩等车,已经不着急了,就坐在水边长椅好好休息吧。坐在如此干净亲水的位置,蕞后享受这独版又方便的自然风光吧。
如果说,杭州西湖作为5A景区,让都市便利地接入了山林。那么九寨沟,则是让人们有机会容易地看到了本来难以抵达的绝版风光。
而这,离不开建设者。坐在回程大巴上,才知道一路看到的雪山和草地,就是红军长征的地方。如今,我们能够非自驾的抵达了,恐怖变成了坦途。这就是“如愿”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