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春风吹进千家“皖”户

国际在线 2024-11-05 10:53:20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陈子君)粉墙黛瓦,徽风古韵;网络文明,普法先行。10月28日-11月1日,“全国网络普法行·安徽站”活动采访团走进合肥、滁州、六安等地,探访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安徽省积极探索普法治理创新举措、持续深耕网络空间法治化新实践,让法治的春风借助网络的力量吹进千家“皖”户。

网络普法IP上云端、接地气

“人人都是网络形象个个都是普法力量”“网络文明始于指尖法治观念植于心间”……在合肥的公交专线车身和地铁专列内部,都能见到精心设计的普法宣传海报和不同标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画面装饰突出展示的是“全国网络普法行·安徽站”活动形象代言人“庐小包”,以包公形象为原型,融入卡通元素,不仅继承了包公智慧、勇敢、公正的品质,还肩负着普及网络法律法规、传播法治精神的重要使命。他或手持PAD,或挥手致意,仿佛在邀请每一位乘客共同参与到网络普法的行动中来。

“作为一位专业的中国律师,我深知个人信息保护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庐小包”还被赋予了智慧大脑,化身为一名“AI网络普法员”,对互动者提出的专业法律问题对答如流。通过对话的方式,咨询者提出想要咨询的法律问题,便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相关法规、案例、分析的解答。

除了依托本次活动而生的普法大使“庐小包”,近年来,安徽全省精心打造50多个特色网络普法品牌,从芜湖的“e网芜前”到淮南的“豆娃说法”,从亳州的“老君说法”到阜阳的“小颍说法”,形成了“一地一特、一城一品”的网络普法品牌百花园。安徽各地市致力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普法源头活水,同时适应互联网和短视频时代的传播需要,将先贤法治思想与时代精神相融通,放大普法之声,推动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浸润民心、滋养城乡。

网络普法护航青少年成长路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青少年群体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空间作为家庭、学校、社会等现实世界的延展,网络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青少年作为“网络原住民”,如何正确、合理利用网络变得日益重要。自今年1月1日起,新修订的《安徽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施行,新增“网络保护”一章,为维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2024年“全国网络普法行·安徽站”活动走进安徽农业大学、凤阳县小岗学校等地,实地了解安徽省网络普法进校园开展情况。据小岗学校八年一班班主任周钦老师介绍,小岗学校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法治副校长专题讲座、主题班会课、国旗下讲话、民警进校园等形式,配合各类知识竞赛,开展网络普法教育,重点宣传《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与青少年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

安徽农业大学则有相关学院设立学生反诈宣传员与“信智义警队”,在全体学生中倡导绿色用网,共同营造安全用网环境。学生反诈宣传员石同学向记者介绍,自己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做民警、老师的“扩音器”,积极向身边同学宣传反诈案例、传播网络正能量以及引导大家广泛参与普法宣传活动的线上学习培训,扩大网络普法传播声量。他表示,“明显地感觉到,我和我身边的同学们在网络安全意识和线上线下反诈警惕意识上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合肥市包河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与霍山县青少年教育活动中心法治教育场馆,在为青少年提供全方位体验法治教育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均设有模拟法庭专区,让青少年在扮演中“零距离”感受法律的权威与庄严、法治的精神与价值。包河区未成年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还开设“净化网络、安全上网”展区,利用互动式“预防网络犯罪”知识问答,向观众生动阐释“未成年人应当做网络的主人,在上网时要认识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的深刻道理。

网络普法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基层法庭工作琐碎、繁杂,却事关民生国运!基层司法重在日常,贵在坚持,考验我们每个司法‘微细胞’,考验我们的耐心,更考验我们的信仰和理念”,安徽凤阳小岗村人民法庭庭长王仕利对基层法庭工作的描述,某种程度上也是基层治理工作的映射,而做好网络普法工作,以普法成效赋能基层治理,亦能极大提升民众幸福底色。

“目前随着互联网的进步和当事人经济条件的改善,外出发展的群众越来越多,这种互联网庭审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也适应了群众的需求。”刚结束完一场互联网法庭庭审的王仕利庭长向记者介绍道。除了庭审,该法庭的调解工作也延伸到了互联网,“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是互联网工作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当事人在外地不用回来,通过手机就可以和我们、和对方面对面,很方便。”人民调解员缪永贤也介绍了备受群众欢迎的法庭调解新模式。

小岗村人民法庭还会向当事人及其亲友提供与案件密切相关的法律条款、司法解释、案例,在当事人周围持续形成正向的信息氛围,促其正确决策,消除当事人的信息盲区、认识误区、错误预期。这种普法方式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派发“法律馍馍”,2022年以来,累计派发5000余份。

“我觉得在基层的治理过程当中,法治是保障,过去农村叫‘一蛮三分理’,好像声音大就觉得占理。现在不允许那样,‘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的理念已经慢慢地潜移默化到老百姓的心里面。”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静讲述了法治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通过党组织引领,上级政府及社会各界支持,大湾村党群法治观念越来越好,村级签约一村一警、一村一法官等,协助村里维护游客合法利益、宣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宣讲民法典等各项法治工作。同时还建设村民法治广场,不定期开展民法典、宪法、反电信诈骗、“双提升”等法律学习活动。

“单纯宣传法是什么东西,老百姓是听不进去的,要通过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让他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向记者介绍,村里通过以案释法、借案讲理的方式,来做好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工作,切实提高村民的反诈意识和防范能力,守好村民“钱袋子”。

随着2024年全国网络普法行收官站在安徽落幕,这场横跨北京、天津、河北、江苏、内蒙古、云南、安徽等地的年度网络普法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但全国各地深化依法治网、提升全社会网络法治素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的生动实践仍在继续。中国互联网历经三十年激荡,网络安全保障不断加强,未来将在继续发力可视化普法、新语态普法、互动式普法中,继续书写辉煌的篇章。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