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卷大王 第一次吃春卷的时候大概是小学四五年级的时候。 那时候春卷三分钱一个,卖春卷的嬢嬢随心所欲地在里面包上自己喜欢放的食材,不过大部分都是放的三丝:萝卜丝、莴笋丝、海带丝,其它的就是根据时令填一两种就行。 有一次吃到春卷里面的折耳根,就是鱼腥草,那时还小吃不惯折耳根,那一瞬间我就放弃了春卷,四处跟同学宣扬: “春卷里面包的是啥?好难吃哦,我再也不会吃的了。” 不过对于从小在四川长大的同学们来说,折耳根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味,彼时的我尚未开窍,根本未能领会折耳根的精华之处。 这一放弃就是一两年,时光飞逝,一眨眼我就升入了初中。 初中在市中心地段,每天放学回家都要经过一条长长的热闹非常的街道,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时尚的衣服,明星画报,贺卡,流行歌曲磁带等等。 还有小吃摊。 记忆犹深的是一位年轻母亲摆的春卷摊。 她个子矮矮的,一头浓密的短发覆盖在她一张小巧的脸蛋上,一双黑黑的眼睛炯炯有神,一双手像花蝴蝶一样上下左右翻飞着,几秒钟就会就会变出一个春卷出来。 她的春卷里面没有我讨厌的折耳根,全是我喜欢的白萝卜、红萝卜、莴笋和海带丝。同时拌着又香又辣的辣椒油、酱油、醋和香油白糖,简简单单的几样调料就把春卷拌得美味无比,想起来口水就直流。 从第一次吃她的春卷后,整整初中三年我就没有离开过她的摊位,我是指放学后。 从此每天的放学时间,同学们会准时看见这样地场景:我站在春卷摊边,一边辣的嗦嘴吸气,一边清鼻涕长淌,一边心满意足的样子。 久而久之,在班上默默无闻的我就收获了一枚光荣的称号: 春卷大王。 如今的春卷价格从当年的三分、五分钱慢慢地升至了五毛、七毛钱,每天我接孩子放学回家的路上,还是能看见春卷摊。 历史往往是惊人的重复。 不同的是,现在孩子的选择范围更广泛一些,除了春卷还有烤肠、关东煮、面包等小吃,我们那时的路边摊好像只有春卷,饼子。 小时候学校和家长没有对路边摊有抵触心理,相反我父母慷慨大方的给与我们支持,他们觉得也算是一顿菜了,可以给我们补充营养。 现在的父母心态起了变化,觉得路边摊没有营养,更担心吃了会拉肚子,学校更是三令五申不准学生吃路边摊,但是结果怎么样呢?孩子们一放学还是冲向小吃摊,一口一个阿姨地叫着,迫不及待的享受着美味的小吃。 自古以来,贩夫走卒,引车贩浆都是普通老百姓作为谋生的手段之一,所以,只要凭借着自己的良心做事,有些事情还是应该坚持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