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前,外长乔冠华和夫人章含之,陪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和夫人南希游览故宫御花园时

鹏天玩转旅游 2024-11-05 15:16:15

50年前,外长乔冠华和夫人章含之,陪同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和夫人南希游览故宫御花园时留影 上世纪70年代初的北京,章含之正在文具店里浏览着各式各样的笔记本和钢笔。突然,店门被推开,一个消瘦挺拔的身影大步走了进来。 那人径直走到柜台前,低声说了句"买写纸",付款后便匆匆离去,留下章含之好奇的目光。 通过售货员的交谈,章含之得知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乔冠华。她感到惊讶,因为乔冠华给她的印象并非是一个老干部,而更像是一位普通的知识分子。 命运的红线再次牵引着他们相遇,是在毛主席的一次建议之后。章含之作为"毛主席的英语老师",她的才能和性格引起了主席的注意。 在中国需要一名女外交官的时候,毛主席建议章含之从事外交工作。 1971年3月底,章含之调任外交部。一天上午,她在楼梯上再次遇见了乔冠华。 这一次,他背影佝偻,神情悲凉,章含之感叹他苍老了许多。原来,乔冠华正承受着中年丧妻之痛。 工作让他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两年的相处,一种微妙的情愫在章含之和乔冠华之间萌芽。 他们开始频繁通电话,聊天成为了他们最喜欢的休闲方式。 然而,章含之和前夫洪君彦名存实亡的婚姻,成为了她心中的一根刺。一次会谈上,毛主席当众提及此事,章含之泪如雨下。主席体谅她的面子,故意说给在场所有人听。章含之点头回答道:"回去就办离婚手续。" 乔冠华也在现场,他和章含之一样,都曾因感情而受伤。事后,他在电话里关切地问章含之:"离婚的手续如何了?" 章含之说:"只需要拿个证就完了。" 片刻沉默后,乔冠华用英文说了一句:"我爱你,你愿意嫁给我吗?" 1973年年底,章含之与乔冠华结为夫妻。 结婚时,章含之38岁,乔冠华60岁。 22岁的年龄差距,加上乔冠华是章含之的工作上级,这段婚姻在外界看来充满了争议。有人怀疑他们一个看中了对方的年轻,另一个则是看中了对方的地位。 但只有章含之和乔冠华知道,他们的爱情源于一次次命中注定的相遇。从文具店的惊鸿一瞥,到毛主席的一席话,再到工作中的日久生情,他们的感情是水到渠成,是真挚而纯粹的。 在章含之的散文集《我与乔冠华》中,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他们爱情的点点滴滴。 1971年10月底说起。彼时,基辛格即将结束他的秘密访华之旅。 在机场候机时,已任外交部副部长的乔冠华与他谈起了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席位一事。 基辛格话中有话:"你们今年估计进不了联合国,一切待尼克松总统正式访华后,就能迎刃而解。"美国显然不愿轻易放手,希望以此在日后的谈判中获得更大的筹码。 乔冠华却仰天大笑:"朋友,我看不见得吧!"基辛格一头雾水地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11月15日,联大全体会议上,乔冠华的话如回旋镖般打了基辛格一个措手不及。 他在席位上开怀大笑的模样,与那震碎联合国议事大厅玻璃的笑声,一并载入了史册。 1972年的杭州西湖,《上海公报》正式公布的前夜,中美团队就公报内容产生了巨大争议。乔冠华与基辛格在国宾馆内冥思苦想了一晚上。 黎明时分,焦头烂额的两人走到西湖边。望着西湖长堤,一个灵感闪现:"长堤两边都是西湖,海峡两岸不也都是中国人吗?" 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美两国由于意识形态和政治上的差异,长期处于敌对状态。 冷战期间,中苏关系恶化,双方都意识到与对方建交的必要性。但中美从未有过建交的历史,这第一次建立外交关系该如何进行?成了一道难题。 各国的目光都紧紧盯着这两个大国,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带来巨大压力。 尼克松总统决定,先由基辛格秘密访华,为自己的正式访华铺路。而乔冠华和章含之,则成为了接待基辛格的中方代表。 从最初的针锋相对,到最后的惺惺相惜,乔冠华与基辛格的交手,成为了中美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 而那张四人合影,则见证了这段跨越国界、跨越意识形态的友谊。

0 阅读: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