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一个鬼子跑到老太太家搜查,发现院里的枣又大又甜,便想全部带回去,就在这时,老太太突然敲着水缸大声呼喊:“快点跑”。 1938年,在乐陵一带,八路军司令肖华正率部开辟抗日根据地。 这天,肖司令和参谋长邓克明、秘书杨洪跃聚集在常大娘家中,商讨着形势和部署。 常大娘像往常一样坐在门口,边做针线活边警惕着动静。忽然,村口传来了小贩的叫卖声。 她眯着眼仔细一瞧,竟是隔壁村的孙殿运,外号"麻二"。他投靠日寇当了汉奸,不知怎的又改行卖货郎了。 麻二嬉皮笑脸地凑过来,常大娘警觉起来,只想快点打发他走。 谁知麻二厚着脸皮絮叨个没完,"刚才你看到几个陌生人进村没?鬼鬼祟祟的,准没好事!现在到处乱,你可当心点。" 常大娘知道不妙,肖司令他们恐怕已经被盯上了。她赶紧支走麻二,急匆匆来到后院。 "肖司令,情况不好,你们被发现了!" 肖司令当机立断,让邓克明和杨洪跃先撤,自己则要等宣传部长关锋。常大娘一口应下,"放心吧,有我呢,保证您平安!" 话音未落,院外嘈杂声大作,脚步声越来越近。常大娘灵机一动,看到满院的成熟枣子,计上心来。 "肖司令,快,躺到枣铺里!"她一边说一边急忙捂上枣子,只在鼻子处留了呼吸的缝隙。 接着,她吩咐大儿子常树芬听到暗号就翻墙去通知战友,小儿子则躲在院外芦苇丛里等哥哥翻墙后点燃鞭炮。 兄弟俩刚就位,麻二就领着一队鬼子气势汹汹地闯进院子,一通乱翻,啥也没找着。 一个鬼子用刺刀戳了戳枣铺,见没动静就随手拿起一枚枣尝了尝。"真甜!统统搬走!"他一指挥,鬼子们就往枣铺扑去。 常大娘见状大喊一声"鬼子来了,快跑!"大儿子应声而动,翻墙而出。小儿子见状立即点燃鞭炮。 鸡飞狗跳中,鬼子们还以为外面有伏兵,慌忙撤退了。 肖司令从枣堆里爬出来,得知是常家兄弟救了自己,连声道谢。常大娘笑着安慰他,"我家娃娃最熟悉这里的地形了,保准没事儿。" 像这样被常大娘搭救过的战士何止肖司令一人。她曾冒着被日寇发现的危险,为伤员清洗伤口,送饭送水。许多濒死的战士都是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捡回了一条命。 战士们亲切地唤她"娘",而她也把他们当亲生孩子般疼爱。 1938年的冬天,八路军游击队员们无处藏身,随时面临着暴露的危险。 为了给战士们提供一个安全的庇护所,组织决定发动群众挖掘小型地道。常大娘毅然带头,召集全家老小齐上阵。 年迈的老伴虽然聋哑,但力气不小,就在地面上负责运土。小儿子年纪尚幼,便在院外放哨,随时监视着汉奸的动向。其余人等则在地下挥汗如雨,日以继夜地挖掘着。 两年后,一条60米长、1.2米高、0.8米宽的地道终于竣工。它不仅可容纳数十人,更设有领导办公室、弹药库和应急出口,布局精巧,设计讲究。 这个地道很快成了八路军的秘密驻地。战士们在此养伤休整、储备粮弹,领导们也常来此处开会布置工作。它为抗日斗争提供了诸多便利,成为游击战中的一大助力。 1946年,毛主席听闻常大娘的事迹后也连连称赞:"大爱为国,革命母亲!" 转眼到了1971年。县委领导专程来到常大娘家中,看望这位81岁高龄的老人。 "大娘,您还有什么困难或要求吗?我们一定尽力为您解决。" 常大娘斟酌再三,小心翼翼地问:"我这把年纪,还能入党吗?"这是她平生第一次向组织提出要求。 不久,常大娘就被特批入党,成为年纪最大的党员。 1974年,常大娘永远地合上了眼睛,享年83岁。
英雄妈妈!有勇有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