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12月5日,一架从兰州起飞的航班在北京首都机场降落时,意外失去控制,随即坠毁,那一天,周恩来总理正忙于怀仁堂会晤外宾,一心扑在事务上的他,怎料当翻阅遇难者名单时,第一个名字猛然刺入他的眼帘,顿时无法自持,潸然泪下,究竟,这个名字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让一向沉稳的总理流下委屈的泪水? (信息来源:2019-04-09 上观新闻 —— 飞机失事,绝密文件完好无损,只因他的这个动作..) 1968年,北京的冬天,寒风凛冽。 首都机场附近,一架飞机本来快要落地了,结果突然出事,直接摔进了旁边的玉米地里。 这起看似普通的空难,却隐藏着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一段关于“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的传奇。 在残骸中,发现了两具紧紧相拥的尸体,他们保护的是刚拿到的氢弹实验数据。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历史的齿轮缓缓转动,将我们带回郭永怀充满传奇的一生。 时间回溯到1937年,抗日战争的烽火燃遍中华大地。 看到祖国山河破碎,郭永怀心里燃起了用科学救国的强烈愿望。 他远赴加拿大留学,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就获得了硕士学位,随后又前往美国,师从航空大师冯·卡门,潜心研究空气动力学。 在他乡,他很快脱颖而出,成了大家关注的专家,还被邀请去康奈尔大学教书。 优越的生活条件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并没有让他迷失方向,他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心系祖国,等待着回国效力的机会。 他与钱学森等爱国科学家保持着密切联系,共同探讨着如何为祖国效力。 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到国外,郭永怀听到后非常激动,回国的心愿更强烈了。 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政府对中国留学生实行了回国禁令,郭永怀的回国计划因此受到阻碍。 他遇到困难没有放弃,反而努力找办法回国。 他先是想通过印度曲线回国,但被美国移民局识破,并遭到威胁。 他不畏强权,与其他留学生一起将美国政府的蛮横行径公之于众,并向国内寻求帮助。 经过多方努力,他们的信件终于送到了中国政府手中,中国大使在日内瓦会议上据理力争,最终迫使美国政府取消了回国禁令。 在踏上归国轮船之前,郭永怀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烧毁自己多年积累的笔记和手稿,以防被美国政府搜查。 这一举动令他的朋友们心痛不已,但郭永怀却坚定地说,这些知识都在我的脑子里。 1956年9月,郭永怀终于回到了祖国,与钱学森重逢,两人共同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 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空气动力学的研究上,为“两弹一星”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经常不听周总理的劝告,为了节省时间,频繁乘坐飞机在青海和北京之间来回。 他很清楚,时间就是生命,国家的发展等不起。 他常常工作到深夜,废寝忘食,只为能早日看到祖国强大起来。 这句话是他一生的追求,也是他奋斗的目标。 正是无数像郭永怀这样的先辈们,用他们的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铺就了新中国发展的道路,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