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赏斋帖拓本——明代刻帖第一

坚持走路 2024-11-06 01:22:12
P1,真赏斋帖拓本 P2,《真赏斋帖》卷首 P3,《真赏斋帖》卷尾记年题刻 P4,《真赏斋帖》原刻初拓《万岁通天帖》进款位置 【P1,真赏斋帖拓本】 纵29cm×横13.7 cm 册/ 纸本 明代 浙江省博物馆藏 《真赏斋帖》成于1522年(明嘉靖元年),由无锡收藏家、太学生华夏(字中甫)将其“真赏斋”中收藏的魏晋法帖,请挚友文徵明、文彭父子钩摹,由名刻手章简甫刻石。刻石后墨拓成帖。 章简父( 1491-1672 )苏州人,出自刻帖世家,当时文徵明、祝允明、王宠、陈淳等名家所书非章氏刻石不快。 《真赏斋帖》中最著名者应是唐摹《万岁通天帖》,原迹内容为王羲之、王荟、王徽之、王献之、王僧虔、王慈、王志等王氏一门书,此帖于万岁通天二年( 697 )由王羲之后裔王方庆进献武则天,故世称《万岁通天帖》,原摹本现藏辽宁博物馆。 因为王方庆是隋唐仕宦大族,其家藏列祖列宗的手迹,必然其来有自,可信无疑。将摹本与《真赏斋》刻本比对,丝毫不差,精微再现,能夺古人精魄,从中可以领略明代刻工的高超技艺。 《真赏斋帖》刻成不久即遭倭乱火毁,后又经章简父重刻,故当时拓本有“火前本”与“火后本”之别。 “火前本”卷上《荐季直表》后袁泰题跋第十行与第十一行倒置。“火前本”《万岁通天帖》后王方庆小字“万岁通天进款”一行较靠下,与原迹相同。 因款题靠下,较难装裱,“火后本”在重刻时将其进款提升,两者区分之法是:将“万岁通天进款”与左上方“史馆新铸之印”方形大印的底边作高低比较,“火前”印章底边与进款“岁"字平,“火后”与“天”字平。 此外,“火后本”各卷增刻嘉靖十年文徵明、文彭跋。 此帖规模小,质量高,堪称“明代刻帖第一”此帖其中三种后又刻入《郁冈斋帖》、《三希堂帖》。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