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72岁的台湾老兵王德耀,终于回到了落别38年的老家。然而,当已经驼背

安琪小世界 2024-11-06 02:00:58

1987年,72岁的台湾老兵王德耀,终于回到了落别38年的老家。然而,当已经驼背的妻子探出头那一刻,王德耀的脸上露出可微妙的变化…… 在中国台湾成长的年轻人张钧凯,通过阅读《张士箱家族移民开发史》,发现了家族历史中深藏的奋斗与奉献。这本书不仅揭示了张士箱家族近200年的移民与开发历程,更激发了张钧凯对家族根源的强烈兴趣。婚后,张钧凯与妻子携手踏上了寻根之旅,走访了中国国家博物馆、闽台缘博物馆以及家乡的祖先故居,亲身感受和见证了家族几代人的辛勤与牺牲。 这一切最终成为人文纪录片《两岸家书》的核心内容。该纪录片自7月下旬在东南卫视播出后,迅速在B站上线,并累计播放量达到3600万,站内评分高达9.8分。《两岸家书》通过展现两岸张氏家族成员几百年来不断往来的书信,讲述了个体生活与情感轨迹背后的历史与社会变迁。主创团队多次造访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中国人民大学家书博物馆、福建省档案馆及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机构,经过反复论证与筛选,从12000多封家书中挑选出20个典型案例,以个体的故事折射时代的变迁,展现了民间微观视角下的历史真实。 在这些家书中,观众得以回溯到清康熙年间,见证闽南士子张士箱如何九死一生,冒险抵达台湾,参与台湾的垦拓工作,并返回大陆建立宗祠、修族谱,进一步加强了两岸的血缘和文化联系。流传至今的100多封张氏家族书信,时间跨度近200年,生动记录了他们为建设台湾而奋斗、流血流汗、痛哭欢笑的点滴。这些书信不仅是家族历史的见证,更是两岸同胞血脉相连、文化传承的生动写照。 联合导演张钊维,生于台湾,现居北京,他希望通过《两岸家书》让观众不仅看到书信的字面内容,更能深入理解文字背后的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张士箱在书信中留下的“未了工夫”、“虽分犹合”、“泉台一体”等关键词,仿佛历史的烙印,提醒着后人两岸之间永远割舍不断的联系与共同的文化传承。寄居北京的台湾少女林海音在信中告诫苗栗的堂兄“宁可失去故乡,也不要做一个无国籍的孩子”,这一句句充满爱国情怀的话语,展现了两岸同胞对祖国的深厚情感。 《两岸家书》的成功,不仅在于其高播放量和优异的评分,更在于它深刻反映了两岸同胞在历史长河中的共同记忆与情感纽带。年轻观众在观看过程中,通过弹幕和评论区的互动,找到了情感的共鸣。2.9万条“回家”弹幕和1200条来自宝岛台湾的评论,尤其凸显了两岸人民对故土的深切渴望与归属感。这种互动不仅展示了观众对家书故事的高度关注,也体现了两岸同胞在情感上的深厚连接。 纪录片通过这些家书,展现了两岸同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共同奋斗与牺牲。张士箱在书信中描述的“未了工夫”,反映了他在艰难环境中坚持不懈的精神;台湾少女林海音的书信,则表达了她对国家认同的坚定选择;连横在台北大稻埕讲授历史,冒着生命危险传承中华血脉的故事,进一步彰显了家族成员对祖国的热爱与忠诚。这些动人的故事,通过纪录片的镜头和情感渲染,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弦。 1987年的一个初秋,一位身着西装、戴着礼帽的老人出现在了一个名叫董岗的小村庄。他步履蹒跚,但目光坚定。跟在老人身后的,是一位年轻的摄影师。摄影师被这位老人吸引,决定跟随他的脚步,去一探究竟。 老人的名字叫王德耀,今年已经72岁高龄。他是这个小村庄的人,年轻时曾在这里成家立业,本应安享晚年。然而命运弄人,38年前,他却被迫离开了家乡,远赴台湾。这一别,就是近四十年。 在一番寻觅后,王德耀终于找到了记忆中的家。虽然老屋已经破旧不堪,但那熟悉的轮廓,依然让他热泪盈眶。他迫不及待地走近,想要叩响那扇阔别已久的门。此时此刻,王德耀的内心激动难抑,甚至有些颤抖。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手,正要敲门,突然,门从里面打开了。 出现在王德耀面前的,是一位身材佝偻的老妇人。她探出头来,目光与王德耀相遇。那一刻,时光仿佛凝固。老妇人正是王德耀的妻子刘谷香,当年他离家时,她还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少妇,而现在,岁月已在她的脸上刻下了深深的印记。两人就这样默默对视着,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 刘谷香显然也认出了王德耀,泪水瞬间模糊了她的双眼。她张了张嘴,想要呼唤丈夫的名字,却哽咽得说不出话来。王德耀见状,也红了眼眶。他上前一步,颤抖地伸出手,轻轻拭去妻子脸上的泪水。 这对阔别38载的夫妻,就这样在门口无声相拥,诉说着多年的思念和挚爱。摄影师站在一旁,默默地按下了快门。他知道,这一幕将永远定格在他的相机里,也将永远铭刻在这对夫妻的心中。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