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闻,当时孙殿英为了收刮钱财,炸开了慈禧的墓,不过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孙殿英进入墓穴第一件事就是扒了慈禧太后的裤子,这样的行为让人难以置信,更是道德的沦丧,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清朝正处于内忧外患交织的动荡时期。随着革命势力的迅猛崛起和立宪派请愿活动的高涨,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愈加激烈。面对内外压力,慈禧太后决定采取一系列政治措施,试图稳固皇权并延续清王朝的统治。在这一背景下,《钦定宪法大纲》二十三条应运而生,成为清政府推行“预备立宪”的重要文件。 《钦定宪法大纲》在设计上参考了德国和日本的宪法,表面上看似引入了宪政的理念,实则核心内容围绕“君上大权”的保障展开。这一大纲明确规定,君主专制特权将被保留,皇位世袭不变,皇权不可侵犯。法律和议案的施行必须经过皇帝的核准,人民的自由亦可随时由诏令予以限制。宣战、和解等重大国策由皇帝一人决定,用人和司法权力也由皇帝全面掌控,人民并未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权利。 慈禧此举无疑是为了在表面上缓和国内外的反清情绪,同时又不放弃对国家最高权力的控制。她颁布《议院选举法要领》和《逐年筹备宪政事宜清单》,进一步明确了从年起九年的预备立宪期。这一安排显然远远超过了立宪派所期望的二到三年内完成立宪的时间框架,显示出朝廷在面对改革时的犹豫与保守。 同年秋季,清政府在中央设立了资政院,各省则筹设咨议局,这些机构被规划为未来的国会和省议会。然而,这些机构的设立更多地是为了笼络资产阶级上层,以期通过形式上的改革来巩固统治,而非真正赋予人民实权。预备立宪的启动,标志着清政府试图在保守与变革之间寻找一条平衡之路,但实际效果却大打折扣。 九年的预备立宪期与立宪派的期待形成了鲜明对比。立宪派急切地希望在短期内实现政治体制的根本转型,赋予民众更多的权利和参与权,以此来增强国家的现代化能力。然而,随着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相继去世,清政府内部的权力斗争愈发激烈,新一届领导层缺乏足够的政治智慧和改革决心,导致预备立宪计划举步维艰。 在这一时期,社会各阶层的不满情绪不断积聚。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积极参与到反清革命运动中,他们渴望通过推翻清朝的统治,建立一个真正民主和现代化的国家。然而,清政府的改革措施过于迟缓且缺乏实质性,无法有效缓解社会矛盾,反而激化了革命势力的决心。 最终,预备立宪计划未能在九年期限内完成,清王朝也未能完成政治体制的结构性转型。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朝在革命的洪流中迅速崩溃,标志着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清政府的失败不仅源于内部的腐败与僵化,更在于面对新时代的挑战时,未能及时进行深刻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回顾这一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慈禧太后的改革举措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部分社会矛盾,但其核心依然未能摆脱封建专制的束缚。她试图通过“预备立宪”来延续清王朝的统治,然而这种表面的改革未能触及实质,最终导致了清朝的覆灭。这一历史教训提醒我们,真正的政治改革必须具备深刻的制度变革和广泛的社会参与,单纯的形式性调整无法应对复杂的社会变迁和时代的需求。 此外,预备立宪时期的失败也反映出清政府在面对现代化挑战时的无力与保守。虽然在表面上引入了宪政的理念,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是保守与妥协的结果,缺乏真正的改革决心和执行力。这不仅导致了政治体制的僵化,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为革命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土壤。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在这乱世之中,有一支部队格外引人注目,那就是孙殿英的部下。这帮人多数出身复杂,有逃犯、地痞流氓,也有失意的文人墨客。他们背景各异,唯一的共同点就是贪财好利,对钱财势在必得。 孙殿英本人也是个贪婪之徒。他原本并非正规军出身,因为种种原因投靠了国军。靠着手下人数众多,竟也混了个军官头衔。但他骨子里的贪婪劣性并未改变。一有机会,便伺机而动,意图牟取私利。 机缘巧合之下,孙殿英奉命率部驻扎河北。谁料,这里恰好是清朝皇陵所在地。其中,慈禧太后的东陵陵寝更是富丽堂皇,珍宝无数。孙殿英见此情形,顿时动了歪脑筋。 为达盗墓之目的,孙殿英首先声称要在此地进行军事演习。他派手下四处驱赶村民,将方圆数里清场。待一切准备就绪,这伙人便直奔东陵,炸药炸开了慈禧墓门。随着一声巨响,慈禧安息多年的陵寝被硬生生破开一个大洞。 孙殿英一伙如狼似虎般闯进墓穴,将里面的古玩珍宝洗劫一空。但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孙殿英进墓后的第一件事,竟是掀开慈禧灵柩,翻扒太后遗体的衣裳裤袜。这一丧尽天良的举动,令在场者也惊愕不已。 事后有人揣测,孙殿英如此作为,恐怕另有隐情。慈禧太后去世时年事已高,绝非贪恋其美色。但其寿衣极可能价值连城,黄金白银珍珠玉石,想必应有尽有。孙殿英觊觎这些宝物,才对遗体下如此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