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江西景德镇,一位 81 岁未上过学的老太太,变卖全部家产,历经 5 年,前后投入近 3000 万,还负债累累,不顾家人反对,建成了一座陶瓷宫。谁料,落成后,她的一个决定,让家人更是感动不已! 江西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千年的陶瓷历史在这里流传。余二妹,这位未曾上过学的普通老太太,却在81岁时决定建造一座宏伟的“瓷宫”。余二妹出生于陶瓷世家,成长在这片充满瓷器气息的土地上,自小耳濡目染,陶瓷成了她生活的全部。 她十二岁辍学,跟随家人学习制瓷,并在自己的一生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从国营瓷厂女工到厂长,积累了可观的财富和珍贵的瓷器收藏,甚至远销海外。然而,老年时期的她却抛下所有物质享受,将毕生积蓄投入到一个令所有人都难以理解的梦想中。 这一决定缘起于她一次意外的天津之旅。在天津,她参观了一座“瓷房子”,那由陶瓷砌成的建筑深深震撼了她。她突然意识到,作为世界闻名的瓷都,景德镇却没有一座真正展现陶瓷之美的建筑。 这种矛盾激起了她的强烈愿望——在景德镇建造一座“瓷宫”,不仅可以为这座城市留下永恒的文化象征,更能让她一生积累的六万多件珍贵瓷器找到最合适的归宿。 怀揣着这个梦想,余二妹在2011年开始实施她的宏愿。她卖掉了房产,拿出所有积蓄,在景德镇的新平村承包了50亩土地。工程刚一启动,家人便强烈反对,认为她年纪已高,本应享受天伦之乐。 余二妹的执着和坚定远远超乎家人预料。她毅然搬进了工地上简陋的茅棚,每日为节省开支而吃着白粥和咸菜,将所有资金投入到瓷宫建设中。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渐渐对她失去耐心,甚至扬言要和她断绝关系,但她从未动摇。 为了减少成本,余二妹决定自己亲自设计瓷宫的蓝图,最终她仅花费20元打印了一张永定土楼的结构图,以此为参照开始了施工。 建造过程中,她不仅耗尽了自己的积蓄,还变卖了房屋、车辆和祖宅,甚至还砸碎了六万多件瓷器藏品,将其作为建筑材料。即便是在施工现场,年逾八旬的她依旧亲力亲为,从搬运瓷片到参与砌墙,毫不畏惧繁重的劳动。 尽管如此,资金的缺口始终是瓷宫建设的最大障碍。无数次的资金断裂让工程一度陷入停滞,子女们的劝阻和当地政府的反对更让她倍感孤独。 余二妹内心的信念从未动摇,她认定,如果不能建成这座瓷宫,那么她活下去的动力也将不复存在。她始终坚信,这座瓷宫会成为景德镇瓷文化的代表,是她奉献给后代最有价值的遗产。 2016年,经过整整五年的艰苦建设,这座占地1200平方米、上下三层的瓷宫终于竣工了。瓷宫内部精美的设计,底部的十二生肖图案,三层楼的立柱镶嵌着的龙凤以及梅兰竹菊,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瓷宫的每一面墙壁、每一块地砖都用瓷片镶嵌,陶瓷在此尽显其绚丽辉煌。瓷宫一经开放便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人们无不为这位八旬老人的执着和瓷宫的宏伟而感动。 瓷宫竣工后,余二妹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她决定将瓷宫无偿献给国家。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余二妹解释道,只有国家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份文化遗产,只有这样,陶瓷艺术的魅力才能惠及更多的人。 这一决定再次震撼了她的家人和所有了解此事的人。那个连50块钱衣服都舍不得买的老太太,却将耗费六千多万建成的瓷宫无偿赠出,她的无私和伟大深深感动了每一个人。 2016年11月,这座瓷宫被评为国家2A级景区,成为人们了解和感受景德镇瓷文化的重要场所。余二妹用她一生的积蓄换来了景德镇一个文化瑰宝,也用她的坚持和奉献感动了她的子女们,一家人终于冰释前嫌。至2024年6月,余二妹在家中平静去世,享年93岁。 临终前,她嘱咐家人将自己安葬在瓷宫附近的山上。家人遵循她的遗愿,将她埋在了那片土地上,当地居民也提议为她建立一座纪念馆,以铭记这位为瓷文化奉献一生的伟大女性。 余二妹的一生虽不富裕,却充满了传奇与荣耀。她用自己平凡的生命建起了一座不平凡的瓷宫,实现了她对家乡的热爱和对陶瓷文化的梦想。景德镇的瓷宫不仅是一座建筑,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余二妹用她无私的奉献为后人留下了永恒的文化财富。她的故事虽已落幕,但中华瓷艺的辉煌却在她的努力下重新开始,传承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