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一94岁的老太太在翻阅收到的杂志时,突然泪水盈眶。她颤抖着手,指着折角的一页,对子女说:“你们要理解三哥,他30年没回家,连父亲去世也没回来,他有苦衷啊……” 老人手中拿的是上海杂志《文汇月刊》,不明所以的子女不明白母亲说的什么,三哥已经30年没回来了,人们不知道他在哪、去干什么了,除了在团圆夜时提到他,人们早就把他忘了。 老人指着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感慨道:“这竟是你们三哥消失的那整整三十载啊!”” 所有的真相都在这个时候被公之于众。 让我们回到故事的开始,看看这个三哥到底是谁, 三哥,本名黄旭华,是广东海丰人,父母前后共生育了九个孩子,他排行第三,故称为三哥。 生于抗战时期的黄旭华,目睹纷争、历经苦难。他自幼立志报国,自此踏上了漫漫求学征程。 受父母工作的影响,起初黄旭华也随着父母的道路前行,但是在见证过日军的飞机船舶之后,便放弃了从医的想法,转而向科技、向军事方向发展学习。 1945年,黄旭华进入国立交通大学正式攻读造船工程专业。 此时的黄旭华在学校中疯狂的汲取着专业知识,在学习过程中,结识了一干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他也接触到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并在1949年正式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的黄旭华没有一丝的喘息时间,被任命为上海招商局局长秘书的他马上投入到了工作当中。 从1950年到1957年,他先后参与了船舶工业管理局的“三反”“五反”工作,并且随同考察团前往欧洲进行船舶建造的考察,这种过程中,黄旭华对于船舶制造的实际认知和学术水平都有所提高。 时间来到1957年,由于工作调转的情况,黄旭华终于得到了宽松的休息时间,随同妻子李世英回到老家去见一面自己的父母。 父母看着多年未见的儿子,心中酸楚涌上心头,离别之时不断地提醒黄旭华和李世英要多多回家看看,黄旭华连连点头说道;“我明白、我明白” 只可惜,事情并没有像黄旭华说的那么轻松,坐上去往北京火车的他还没有意识到,迎接他的是什么样的工作内容。 来到北京船舶工业管理局报道的他来到了一个十分隐蔽的小型会议室当中,他从后往前的望过去,发现会议室中有好些他认识的人,他们都是船舶制造相关行业的大拿。 不久后,一个军人来到了会议室,向他们正式的提出了工作要求:研究核潜艇。 这可是件大事,在座的人无不兴奋至极,在见识过美苏国家强大的海军武器后,这些从业者做梦都想制造这些武器。 但是,这是一项绝密的工程计划,所有人都必须保密,甚至得接受国家安排,禁止与外界发生任何联系,包括亲人家属。 为了报效祖国、为了党和人民,黄旭华自愿加入了这项神圣的事业中。 为了保密条件,黄旭华众人被安排到了一座海上的无人岛上进行研究和试验,过程经历了“缺乏资料”“参照外国方案”“验算工程件”“实际操作”等等困难。 终于,历经三十年的时间,我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问世,此次成功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也从此摆脱了发达国家对于我国海军的核威胁。 但是,在中国南方的一个家庭中,黄旭华的母亲和兄弟姐妹已经有30年未曾见过这位三哥了,甚至黄旭华父亲离世都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的儿子一眼。 没有人知道他在哪、没有人知道他干了什么,好像这个人从未来过。 直到有一天,这份杂志被寄送到了黄旭华母亲的手上,在看到《赫赫而无名的人生》时,九十多岁的老母亲热泪盈眶。 虽然文章中没有提黄旭华的名字,但是其中那些特定词汇让她明白,这当中的人物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黄旭华。 自己的儿子为了国家而隐姓埋名,为了国家安危而被迫远离家人,他没有失踪、也没有消失,他早已在这三十年间,成为了国家、人民心目中的“无名英雄。”
这报道我看了很多遍。每次都热泪盈眶。感谢这些默默无名的前辈。为我们铺就了一路锦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