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的外交部长乔冠华去世后,3个子女后来如何? 1971年,联合国大厅中庄严的氛围被一阵掌声打破,这掌声是为中国代表团的到来而爆发的。 一个月前,以阿尔巴尼亚和坦桑尼亚为首的23个国家支持的提案在联合国大会上获得通过,确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乔冠华的出现在大会上,尤其是他自信且从容的姿态,成为了媒体的焦点。 当时的报道中提到了他的笑容,这一瞬间后来被广泛记载。 乔冠华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县一个地主家庭的他。 早年间,乔冠华在清华大学哲学系深造,并在十六岁那年便被视为学术界的佼佼者。 此后,他远赴日本和德国继续他的哲学研究。 尽管在德国学习期间,乔冠华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思想,并在不久后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 “七七事变”后,他决定放弃在德国的舒适生活,返回中国参与抗日战争。 在20世纪40年代,乔冠华正处于他事业的上升期。 当时他是一名充满激情的政治评论 他的文章深具洞察力,常常预测到一些国际大事件的走向。 1940年春天,乔冠华正在重庆担任《新华日报》的国际新闻主编。 乔冠华的工作主要是报道和分析战争的进展。 乔冠华在这段时间里遇到了他的未来妻子龚澎。 龚澎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将领。 龚澎在青年时期便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积极参与抗日和国内的革命活动。 她和乔冠华首次见面是在一个由共产党组织的集会上。 两人对彼此的第一印象都非常好。 1940年在香港的一次公开发言中,他大胆预言了巴黎的命运。 三天后,当巴黎真的沦陷时。 与此同时,他与龚澎的关系也日渐深厚。 在周总理的鼓励和帮助下,他们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周总理不仅赞赏乔冠华的才华,还看好他和龚澎的未来。 1943年,乔冠华因腹膜炎被紧急送往医院。 在病榻上,乔冠华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 他和龚澎的爱情得到了双方家庭和朋友的支持。 在周总理的撮合下,他们最终在1943年11月走到了一起。 尽管当时物资匮乏,二人的婚礼并不豪华。 在接下来的年份里,龚澎因长期的劳累和压力导致健康恶化。 1970年5月,她因病倒下并被迅速送往医院,后被诊断出脑动脉血管破裂。 尽管接受了紧急手术,但她的生命还是在同年9月29日终结。 乔冠华在她病逝后感到极度悲痛,几乎无法自处。 在经历了妻子龚澎去世的巨大打击后,章含之走进了他的生活。 章含之曾是乔冠华在外交部的下属。 她的母亲谈雪卿曾是一位销售员,其外貌出众; 她的父亲是一个军阀的后代,两人未婚先孕未能走到一起。 最终,章含之被她的祖父章士钊收养。 章含之在毛主席的七十大寿时被引见给毛主席,成为了毛主席英语老师。 1971年,乔冠华和章含之在外交部的合作开始时并不顺利,但两人的关系逐渐改善。 此外,乔冠华还涉足中美关系的复杂外交。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时,乔冠华参与了中美联合公报的起草。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他还陪同邓小平访问了法国。 1983年,乔冠华临终前向章含之提出了共葬的请求。 然而,章含之选择在去世后与其父章士钊合葬,而非乔冠华。 她将乔冠华的头发保存在自己的骨灰盒中。 乔冠华的儿子在1955年曾经历过一次由国民党特务策划的飞机事故。 当年飞机上有他父母的同事黄作梅。 因此,当他在12月17日得知其团队即将乘坐的航班可能遭遇破坏时,他异常警觉。 随即,乔宗淮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安全措施。 由于乔宗淮及时的反应和英方的合作,观礼团在第二天顺利抵达北京,没有遇到任何安全问题。 与此同时,乔宗淮的女儿乔松都,天资聪颖,对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她最终考入天津医科大学,并在解放军262医院开始了她的医疗生涯。 乔松都退休后,她决定写一本关于她父母的书。 她耗费八年时间,广泛搜集资料,访问了多位老一辈的同事和朋友。 这本书详细记录了乔冠华和龚澎的生活。 章含之的孩子洪晃是作为新中国最早一批被公派的留学生之一赴美国学习。 16岁归国后,她选择进入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就读,但不久便放弃了传统的大学教育路线,转而加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国际台工作。 参考文献:[1]朱步楼,曹晋杰.回忆乔冠华对改进外事文稿写作的一次谈话[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2):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