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是喜欢反季节的东西,就像幸福后知后觉
海外宝藏猫哥
2024-11-07 01:38:26
记录吧就现在
我大哥已经听得眼泪扑簌簌的掉进了眼前的白粥里。我笑着说:“听完了这个故事,恐怕这就变成了一碗咸粥了。
妈妈和我说那天她都不知道是怎么回的家,觉得天都塌了。离开医院的时候,启明星挂在高高的天空下,显得宇宙都是空空荡荡的,妈妈的怀里也是空的,心里面也是。
以后的几个月她就往返于单位,家和通县传染病医院这三点一线的路上,眼睛都差一点要哭瞎了。那时到通县就跟去西天取经那么远,没有公交车,她就骑车去,顶着风蹬几十里坑坑洼洼的泥土路,就为了能见你一面。
妈妈一生最怕再去的地方就是那里,她的母亲也是在这里因为护理自己的妹妹,感染的肺结核,姥姥最后就是从这里走的。妈妈每次到这里去看你心里都是扯着那么疼,姥姥亖的时候因为国家需要,不能通知还在东欧留学的母亲,这里是妈妈一生的痛。
即使是这样,她千辛万苦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赶到了传染病医院,你的病也根本就不让家属探视,只能够让护士抱出来隔着玻璃给妈妈看一看。那时的医护人员真是南丁格尔一样的白衣天使。妈妈哭得都快站不起来了,人家给妈妈搬了把椅子,让她在玻璃外面可以远远的看着你。叶榛榛是你的主治医师,也是妈妈在东欧留学的同学。她一直攥着妈妈的手说:“我们都要坚强,就像那年我们离开祖国的时候一样。”
我继续和哥哥说到,你那时已经成了软脚虾,腿脚都变形了,成了马蹄足,根本不能穿鞋。一条腿也比一条腿细很多,你在里面疼的哇哇大哭。妈妈就隔着玻璃在外面,用脑袋砰砰的撞着玻璃,这一扇窗户就把你们母子分开了小半年的时间。妈妈为了你已经瘦脱了相,每天都不怎么吃东西。我大哥听得潸然泪下。他说他还隐约记得那个大玻璃窗。记得妈妈趴在窗外泪流满面的样子。记得窗外阳光和树影婆娑的那个夏天。
那时医疗条件有限,缺医少药,没有治疗小儿麻痹的对症药和经验。这个病不但致残率极高,而且有生命危险。让家属留紧急联系电话☎️,怕孩子万一不行赶紧通知父母赶过来见最后一面。那时的邻里环境和今天完全不同。我们隔壁一边是北京京剧院排练大厅,没有电话,另一边就是北京酿造厂。厂长室有一个电话。回来和人家一说我们家的情况,人家说厂里24小时有人值班,以后也负责接传染病医院的电话。那时都是大喇叭广播。厂里都说好万一有紧急电话就用大喇叭通知你。妈妈对此感激不尽。可是心里真怕极了这个大喇叭哪天突然会喊到自己的名字。
但是可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未完
0
阅读:0
哈苏KK
天哪,那一辈人尽管是公派留学生,那个年代条件在那儿,真的太不容易了
Tracyloveyoung
我的同龄人就有小儿麻痹症。期待猫叔大哥哥是如何痊愈的。
小帅_July
看到好揪心
剑与鸢尾
看的泪眼朦胧,猫老师的语言情感真的好细腻。也反思自己对亲身父母和养育自己亲人的态度,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