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是南宋的联蒙抗金以及金朝1217年的南下伐宋! 金国在北方被蒙古人攻击,南宋君臣商议是否联蒙灭金。一部分朝臣认为宋金是世仇,应联蒙灭金;而另一部分则认为应联金抗蒙,以防唇亡齿寒。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这就是南宋对金人的态度!这也是当时的舆论风向。 其实在这一过程中南宋大臣乔行简的主张其实是最现实也最理智的: “强鞑渐兴,其势已足以亡金。昔吾之仇也,今吾之蔽也。古人唇亡齿寒之辙可覆,宜姑与币,使得拒鞑 ” 在蒙古势力崛起的背景下,金朝的角色已从昔日的敌对转变为缓冲地带。只要金朝能够有效抵挡蒙古的侵袭,南宋持续向其缴纳岁币,亦不失为一种可行的策略。 可是他这个政策并没有被采纳,在权衡利弊后,南宋最终决定采用联蒙灭金的策略。 在南宋停止了纳币之后,愤怒的金国也采取了激进的做法,于1217年南下伐宋。本就实力不济的两国,还互相伤害,以资敌国。 联蒙灭金后,南宋虽然报了百年世仇,但也加速了自身的灭亡,因为蒙古随后便对南宋发起了攻击。 然而,这终究不过是事后诸葛亮的见解,以历史后来者的视角去剖析已发生的事件,并不能证明我们就比古人高明多少。 有时候敌人的敌人是朋友,有时候敌人的敌人也是敌人,更多的时候敌人的敌人是暂时的朋友,当敌人消失的时候,那个暂时的朋友也就变成了敌人。 所以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在与一个强大的敌对国家对峙的时候,有一个缓冲国是多么的重要,但是这个缓冲国也不能太过强大,最好是大而未倒的那种最好!